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延安精神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马文瑞


  (1997年12月26日)
  同志们:
  第三次延安精神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就要结束了,我受常务理事会的委托,讲几点意见。
  首先对去年以来我们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作一些回顾。
  我们研究会的章程中讲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遵照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重大决策,研究宣传、继承和发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延安作风”,“发扬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是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宗旨。7年多来,我们本着这个宗旨,做了不少工作。地方和大专院校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陆续成立,延安精神的研究和发扬工作,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广泛和深入。仅去年以来,我们举办几次较大的活动,就可以说明。
  第一次是去年6月25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高等院校延安精神研究会经验交流会。会上的发言,充分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高等学校用延安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极端重要性。当时全国只有20多所大专院校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时隔一年半,现在已有四十多所大专院校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目前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仍在继续推广在大专院校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这是很可喜的。用延安精神培育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应当为此积极开展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次是在去年10月25日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延安召开了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第二次经验交流会。会上学习了六中全会决议和江泽民同志纪念长征60周年的讲话。通过学习和交流,更加认识到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要将延安精神“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的深远含义,更加认识到江泽民同志关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题词的重要性。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课题。大家认为,研究好这个课题,对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次会后,好几个研究会都安排召开了这方面的理论研讨会,我们也作了相应的安排。值得指出的是,这个重大课题已经引起一些同志的关注,并取得了研究成果。比如: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主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陈登才教授和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郑志飚教授担任主编的《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应时的好书,已荣获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我曾就此书于1997年6月2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文章。我在文章中讲到,从延安时期到现阶段的改革开放,从中国革命的道路到中国建设的道路,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飞跃,无不闪烁着延安精神的灿烂光辉。今天,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建议我们研究会的同志们能看看这本书,向有关方面和领导推荐这本书。
  第三次是今年9月27日,我们召开了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扩大会,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共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发扬延安精神,迎接21世纪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关问题。同志们一致认为,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成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这次大会和党的七大一样,是我们党又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十五大最重要的成果是,把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好用好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延安精神研究会,主要是搞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今后要根据十五大精神,密切结合时代特征,进一步发扬延安精神。
  第四次,就是我们这次召开的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发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第三次延安精神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也可以说是以上三次会议的继续与发展。我们这次会议,把原先预计召开的大专院校延安精神研究会第二次经验交流会和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合并召开了。虽然这次会议通知晚了一些,但大家还是抓紧时间积极地做了准备。会议共收到了70多篇论文材料,在两天的会上有19位同志宣读了论文和发言。应该说,大家对选定的课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都有较好的发挥,有一定的水平,起到了互相交流与启迪的作用。当然,就某一个课题来说,仅靠一篇文章还难以做到完善,需要今后进一步研讨和论述。但我相信,通过这次研讨会,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好的基础。建议会后编辑一本论文集子,有些同志未能赶上这次研讨会的,可将论文寄来;已有的文章如需修改,请作者说明,改好后寄来。
  下面我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有关延安精神的研究问题,讲一些意见。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发扬延安精神,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个长期战略任务。这次理论研讨会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还要继续围绕这个主题,更广泛深入地进行研讨。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也是延安精神理论研究应该深入进行的时期,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切实的长远的规划,以促进各地各单位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也就是提出研究课题),供大家参考:
  第一,关于指导思想。
  党的十五大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延安精神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同时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基于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时代发展和各国实际相结合,基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了,好的东西进来了,不好的东西也会进来。西方敌对势力也趁机做文章,加紧对我们推行“西化”、“分化”战略,鼓吹西方的议会民主、多党制和私有化等等。在国内,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观念也沉渣泛起。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的精神力量是什么?能够帮助我们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活动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精神力量是什么?最根本的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我们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能否继续深入和发展,能否卓有成效,关键在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
  第二,关于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之所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起凝聚作用,是团结人民群众为了自己的事业去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力量源泉。崇高的理想,是延安精神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理想。”他强调说:“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相反的是,原苏联、东欧国家则提供了理想、信念崩溃导致剧变、解体的实例。苏联的剧变解体,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大搞社会主义的自我丑化;自我否定。而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又源于戈尔巴乔夫一伙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彻底崩溃。例如戈尔巴乔夫的头号智囊雅可夫列夫就说什么“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空想的和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打着科学幌子的新宗教。”正反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存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当前,理想、信念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一是苏联、东欧剧变解体后,人们思想上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迫切要求得到回答和澄清;二是在对外开放、思想文化交流越来越广的情况下,有些人盲目推崇西方文化思潮,甚至宣扬殖民文化;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同利益的群体和集团,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复杂多变的情况,使理想、信念教育增加难度。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都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理论研究工作,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干部和群众,引导大家坚定信念,树立理想。
  我们在理论研究方面,应当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变化,进行占有全面材料的科学的研究,并要针对着人们的思想疑问和迷惑,去解惑释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澄清种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说的是社会性质和方向前提,初级阶段说的是发展水平和过程特征。只有全面地把握这两方面的含义,才能避免片面性,同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我们理论工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现在我们国家最大的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科学研究有没有深度,能不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的成果有没有说服力和战斗力,关键是看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得怎么样。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能只是坐在书斋里搞研究,必须切切实实地到实际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对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调查研究,力求对现实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
  第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有的人认为延安精神是在封闭条件下的产物,宣传延安精神,是在宣传“左”的思想。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倡导和实践的一系列优良的思想和作风,也可以说是经过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整风运动的产物。整风的基本内容是整顿党内“三风”,中心是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如果不冲破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就不会在党内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不会形成延安精神。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也是与思想解放运动分不开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出现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潮。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使人们从个人迷信、“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前提。
  当前,开展新的思想解放,就要抓住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个环节。有些党员干部,受旧社会思想、西方消极文化思想及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思想的影响,思想发生扭曲变形。不少人口头上讲大公无私,实则在争名夺利;口头上讲克己奉公,实则在营私舞弊;口头上讲艰苦奋斗,实则在贪图安逸;口头上讲为人民服务,实则在以权谋私;口头上讲拥护社会主义,实际上欣赏资本主义。这种言行不一、行动与思想完全背离的恶劣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开展新的思想解放,解决这一言行不一、实践与理论相背离的不正之风,便成为当务之急。倡导新的思想解放,就在于从思想路线高度来解决这一言行不一、实践与理论相背离的不正之风,从而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奠定坚实可靠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一代“四有”新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延安精神,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延安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不畏艰险,奋力开拓,坚定乐观,廉洁奉公,同志之间关心爱护,社会风气奋发向上。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一代新人在成长,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英才。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为育才学校的题词中说:“发扬延安精神,培育跨世纪优秀人才。”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离不开延安精神。我们要立足于21世纪,进一步加强在青少年中传播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工作。
  当然,传播延安精神的方式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有所创新。列宁说得好,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未来一代将采取和父辈不同的方式接受社会主义。我们要搞好延安精神进课堂、进校园工作,要注意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跨世纪伟大工程。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党面临的环境、任务和党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要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研究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好、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当前有必要研究和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要防止和纠正对干部重提拔使用,轻日常管理的倾向。二是要改变对主要负责人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三是要纠正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间相互包着,让着的庸俗习气和有了问题捂着、盖着的不正常现象。四是要进一步严肃党的纪律,防止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他告诫全党“对这个问题要清醒”。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这些警世之言,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要说的是:重在质量,多出精品。
  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同志们,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影响的精品,并以此促进整个延安精神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再讲一件事,就是请大家多关心我们的刊物《中华魂》。
  《中华魂》创刊几年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好评。今后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此外,《中华魂》的发行工作,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目前《中华魂》发行6000多份,这个数量,与我们需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的任务和目标是不相称的,与广大青少年的需求是不相称的。因此,请大家回去以后,能为扩大《中华魂》的发行多做工作。
  *这是马文瑞同志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三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马文瑞论延安精神(下)/马文瑞著;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