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楷模*——学习郭裕禄同志

马文瑞


  (1994年1月13日)
  1979年春至1984年秋,我在陕西省担任中共省委第一书记。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劳动模范、礼泉县烟霞乡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就是其中的一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面对包产到户的大潮,郭裕禄从袁家村的实际出发,坚持走集体化道路,一度曾受到非议,压力很大。我知道后,随即找他面谈:中央文件①讲得十分清楚,责任制有五种形式,不论采取哪一种形式,只要能提高精神文明,发展生产,就是一种好形式。这时,有关领导也对他的做法予以支持,他才从重压中解脱出来。
  郭裕禄是一位具有魄力和实干精神的农村基层干部。1970年前,袁家村是一个“干活选不出头,点灯买不起油,耕地拉不出牛”的烂摊子,10年间换了35任生产队长,村子的落后面貌还是不能改变。郭裕禄作为第36任队长走马上任,带领群众平地、打井、积肥,使粮食亩产由160多斤提高到1600多斤,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
  郭裕禄是一位具有经济头脑和开拓精神的农民企业家。早在70年代,他就意识到“光在地里刨,八辈子也富裕不起来。”他领导袁家村人办起了砖瓦厂、白灰厂、运输队、秦川养牛场,为袁家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又领导袁家村人办起了水泥厂、硅铁厂、海绵厂、水泥预制厂、秦始皇陵模拟地下宫、工贸公司等企业,使袁家村的经济跃上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人均年收入达到3560元,社会总产值达1282.37万元。
  郭裕禄是一位不忘公仆之本、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群众感激他,提出要用奖金奖励他。他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群众富了,我也就富了。”也有人想利用他,曾以数千元、数万元、百万元贿赂他,他都嗤之以鼻。他说:“要使我一家富裕起来,那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可袁家村那些粗人、笨人、残疾人呢?那些孤寡老人呢?我一个人就是拿立柜盛票子,当个‘王十万’,其他人穷过活,我心理怎能安然?”
  郭裕禄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奔小康的事迹是对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但愿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自觉抵制“私”字当头、金钱挂帅、享乐至上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消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气候。但愿那些已经受到惩处,或者还未受到惩处的违纪违法者,能把郭裕禄作为一面镜子,照照自己龌龊、肮脏的灵魂,幡然省悟,重塑人生。但愿广大党员干部能把郭裕禄作为自己的榜样,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纯洁和巩固党的组织,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
  注释
  *这是马文瑞同志为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黄土魂》一书所作的序言。
  ①中央文件指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马文瑞论延安精神(上)/马文瑞著;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