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马文瑞


  (1996年1月)
  周恩来同志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严肃、周到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我的心目中早就树起了一块丰碑。在他逝世20周年之际,我又想起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
  我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同志,是在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当时西北根据地发生了“左”的错误,肃反严重扩大化,刘志丹等许多负责干部被抓起来,我也在其中,随时都有被处决的危险。党中央及时把我们解救出来,周恩来同志亲自找我谈话。他那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面容消瘦,两眼布满血丝。显然,经过长征的艰苦跋涉,到陕北后事务繁多,没得到适当休整,身体还没有从极度疲劳中恢复过来。他忍住极度困乏听了我的汇报后讲了话,主要是指出肃反搞错了,肯定了我们创造陕北、陕甘苏区和建立红军的成绩,说明中央已纠正了肃反的错误,希望我能正确对待,向前看。接着又亲切地询问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考虑?”我听了心情激动,感到党是信任我们的,一肚子委屈顿时烟消云散。我见他太累,只简单地表示:“服从组织决定,请组织安排。”1954年我担任劳动部部长,直至“文化大革命”。这期间周恩来同志每周召集一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他亲自主持。有时忙得一边主持会,一边用剃须刀刮胡子,因为会后他还要立即接见外宾。周恩来同志不光工作繁忙,而且对工作抓得很紧、很细、很认真;发现了错误,就及时进行严肃的批评。一次我准备了一份文件,里面有不少数字。我在向他作说明的时候,他一边听一边算,发现有一个数字有误,立即严肃地说:“数字是帮助说明政策的,怎么能出错呢?数字错了,文件怎么拿得出去?”从此,我对文件的审核也更加认真细致了。
  1956年全国统一进行工资改革。周恩来同志对这件事抓得很紧,召集我们开过很多次会议进行讨论。在研究改革方案中,经计算,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新进职工较多,他们工资低,这就把平均工资数拉下来了。他感到对此自己负有责任,在基本建设和劳动工资等21个部门参加的会议上作报告时说,生产发展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而职工工资没有相应增加甚至下降,作为总理,我是有责任的。他这种关心群众利益,对人民极端负责和认真作自我批评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1960年9月,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精减多余的职工。中央成立了精减领导小组,我是组员。中央精减领导小组直接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工作。当时粮、油、肉等物资极其匮乏,怎样安排好被精减的职工生活,周恩来同志绞尽了脑汁,尽了最大的力量。这可从他亲笔修改的关于精减的文件草稿中看出来。在文件中“对被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一句话前边,他亲笔加上了“党政领导机关”几个字,点明和强调了主要领导机关应负的责任,他又加了一段话,强调“对于一切精减下来的职工,都要采取各种补助和帮助的办法,妥善安置”。详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补助办法。后来的正式文件就按他修改稿下发。在他的关怀督促下,这2000多万精减人员的安置和生活基本上得到妥善解决,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周恩来同志始终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以身作则。关心爱护人民,为了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人民拥护爱戴他。人民不怕“四人帮”的淫威,万人空巷为他送行。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我们的党政干部多么需要进一步学习、继承和发扬周恩来同志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啊!
  *这是马文瑞通知为纪念周恩来同志逝世20周年写的纪念文章,发表在《求是》杂志1996年第一期上。
  

马文瑞论延安精神(上)/马文瑞著;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