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二、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任学岭 谭虎娃

    
  (一)机关、学校、部队的大生产运动
  机关、学校、部队的生产运动,是边区大生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共中央直接关怀下进行的。大生产运动一开始,毛泽东就号召机关、学校“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张闻天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做“劳动的先锋”。李富春提出机关、学校生产的种类“以农业生产为主,分别进行农工商运输及畜牧业”的原则。机关、学校、部队从事生产,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打破了“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观念,深刻体验到“劳工神圣”的真理。
  边区机关、学校、部队的生产自给,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38年至1940年为休养民力,准备自给的阶段。这个阶段,总的来说,坚持农业为主、大家动手的正确方向,初步掀起了生产高潮,取得了一定成绩。
  1941年至1942年是渡过难关,争取自给的阶段。为了渡过难关,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了一些重要步骤,例如整顿领导生产业务的组织,成立中央直属财务处,后勤经济处,边区财经处等,加强对生产自给的领导。在这个阶段中,部队的生产自给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他们在完成战斗、警戒与训练的紧张任务中,以极少的资金,落后的技术条件,发展了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有的还开设了规模较大的纺织厂和纸厂,完成了生产自给的任务。机关学校的生产自给,这时转到以工商业为主,农业则放在辅助的地位,解决了迫在眉睫的财政困难,奠定了自给经济的基础。
  从1943年开始,是实现丰衣足食,建设革命家务的阶段。1943年1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直属机关和学校经济工作人员会议,李富春在会上作了《丰衣足食,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的报道,提出了1943年生产自给的目标。中央要求各机关、学校、部队进一步开展生产运动,在这一年里达到丰衣足食。在“丰衣”方面,除管理局规定的被服及用品供给标准外,各机关、学校要在自己生产中解决一双草鞋,多发1条手巾,多补充1套衬衣;办不到的,至少要补充1件背心,1条短裤,同时靠个人劳动,每人自己要织1件毛衣以至1条毛裤。在“足食”方面,主要是改善伙食,每人每月除管理局发的1.5斤肉外,各机关、学校自己要解决1.5斤肉,保证每人每天1斤蔬菜、6钱到7钱油。还规定要增加工作人员、勤杂人员必须的学习用具,建立俱乐部。生产劳动成绩超过标准的给以表扬、奖励,达不到标准的要批评。
  边区机关、学校的工作人员依靠自己动手、艰苦奋斗,在生产自给和丰衣足食方面获得了很大成绩。全边区机关、学校达到了粮食自给15%、30%以至40%不等;蔬菜接近全部自给。
  (二)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军队是除农民之外数量最大、最有组织的劳动集团。军队在大生产运动中,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政策,一面打仗,一面从事农业生产,保障自己的物资供应,粉碎敌人的包围封锁。尤其是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更是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50余公里,纵横100余公里,是延安的南大门,面对着日军和国民党军的夹击和包围,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三五九旅战士初到此地,几十里内渺无人烟,深山老林,荆棘横生,野兽群游,没有房子住,没有粮食和菜吃,工具、种子、耕畜奇缺,生活、生产条件十分艰苦。三五九旅指战员以不怕任何困难的英雄气概,喊出“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从旅长到战士、炊事员、勤杂人员,无一例外地参加生产,开荒种地。没房住,就露宿山谷野林中;没粮食,就百里之外去背粮、运盐;没衣穿,夏天光膀子,冬天烧篝火取暖;没工具,到处收集破铜烂铁,自己打制。由于全旅上下同心,艰苦奋战,当年开荒种地1.12万亩,收细粮1200余石,蔬菜164.8万斤,经费自给达78.5%,超额完成计划,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夸奖。
  经过连续几年的生产运动,该旅各项经济活动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达到了“耕二余一”要求,每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不仅自给有余,还向边区政府上缴大批粮油。开办了各种工厂和作坊,大力发展纺织、缝纫、造纸、肥皂等;开办商店、供销合作社,组织骡马运输队,搞活了流通,保证了边区军民日用品的供给,缓解了根据地财政经济困难。
  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开创了中国军事历史的新纪元,他们的屯田业绩和成功经验,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兴趣,人们纷至沓来,参观这个闻名遐迩的“塞北江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来过;国内外一些知名人士、爱国将领、专家、学者来过;海内外一些知名记者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挠也来过。1942年夏天,朱德与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四老去南泥湾时,写下有名的《游南泥湾》一诗:“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来无宿处,破窑也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熏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1942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指出“经过披荆斩棘,耕耘种植,今天的南泥湾,已成了‘陕北江南’。”1943年1月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奖给三五九旅一面写着“发展经济前锋”的锦旗,毛泽东亲笔为三五九旅4位干部题词:给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给何维忠题词“切实朴素,大公无私”,给晏福生题词“坚决执行屯田政策”,给罗章题词“以身作则”。1943年2月延安电影团拍摄了以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生产为题材的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并普遍放映。著名诗人萧三、艾青、何其芳,作家吴伯箫,音乐家贺绿汀相继用自己的笔,讴歌南泥湾的业绩和精神。其中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红遍大江南北。
  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作为延安时代的楷模,具有深远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首先,模范地坚持和实践了党的持久战战略,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党中央就是抓住三五九旅这个典型,向边区和全国各地根据地推广,推动了各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其次,密切了党政、军政和军民关系,巩固了战略后方。三五九旅作为中央驻地的卫戍部队,官兵一致、共同劳动和整军训练,增强了劳动观念,加强了组织纪律性,提高了战斗力和军事素质,加深了官兵友谊。他们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尽一切可能为人民办好事、实事,使边区人民把人民军队当做子弟兵和自家人,融为一体,并肩作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积蓄了力量,使延安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样板。再次,减轻了人民负担,改善了军民生活。最后,积累了经济工作的经验,为党培养了一支会经营的人才和队伍。
  (三)工农群众的大生产运动
  陕甘宁地区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区,所以人民群众的大生产运动首先以发展农业为重,在农村就是发动和组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依靠农民支持革命战争。而当时边区的农民都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有些还受着地租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方法,只能是在实行减租减息之后,“把群众组织起来”,即组织农民实行生产劳动互助。因此,1942年中共西北局高干会议要求边区各县大力开展互助合作,促进农业生产。1943年11月毛泽东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也作了《组织起来》的重要讲话,号召边区军民用协作互助的劳动方式开展生产建设。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边区政府还发放农贷,提倡精耕细作,采取改进农业技术的措施,实行奖励政策等。特别是为了保证粮食和棉花产量的不断增长,边区提倡扩大种植面积,实行奖励开荒的办法。如“种植棉花者3年不交公粮;试种者全免公粮;如有损失,政府负责赔偿一半;低价供给棉籽;奖励优秀棉农;普及植棉技术”。同时,鼓励兴修水利,颁布了“由旱地变水地的增产部分3年免交公粮”等政策。
  陕甘宁边区在重点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大大发展了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与商业。在工人群众中开展了学习赵占魁艰苦创业精神的“赵占魁运动”,掀起了工业生产的热潮。
  为了使边区大生产运动持续开展并向纵深发展,边区党政军在大生产运动中举办了农业展览会、工业展览会,开展了生产竞赛、劳模运动以及改造“二流子”运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涌现和树立了一批批先进集体与英雄模范人物。比如张治国、郝树才、胡青山、赵占魁、武生华、冯振增、冯国玉、吴满有和马杏儿等著名英雄模范人物。1943年冬,召开了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表彰奖励了先进。1944年春,各县又先后召开了劳动英雄大会,除表彰奖励先进个人外,还表彰奖励了模范村、模范乡,这样不仅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广泛深入发展,而且促进了边区农村其他各项事业的开展,改变了乡村面貌。
  

陕甘宁边区史稿/任学岭,谭虎娃编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