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追忆广角

  


关于“双十二”事变的前后

张骏京


  1934年冬,杨先生(按:指杨虎城将军)巡视陕南,到西乡县对我团曾进行检阅,勖勉有加,并兴奋地对赵寿山和我说:“你们要继续努力,争取群众信任,经常和群众取得联系,打成一片,你们必须多看新书,不然就要落到社会发展的后边。”
  1935年秋,杨先生命我率五十一旅进驻中部(黄陵县),当面对我特别指示,中部接近红区,不要轻开战端,以待变化,我预料到杨先生的思想有所转变。
  1936年春、夏时,我驻防韩城,杨先生在韩城行营曾对我说:“你在此间,除训练部队外,抽暇修路,以利交通。”随即由衣袋中取出两本小册子,给了我一本,并说:“你看时要保密。”我批阅小册子《活路》,内容尽是揭露国民党的裙带关系,丑恶行为。由此我知杨先生对蒋介石不满,对共产党同情,证明西安事变不是偶然的。
  1936年秋,我到王曲军官训练团受训(东北军与十七路军合办),当时同学们抗日情绪很高。举行毕业典礼时,蒋介石讲话中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引起同学们的不满和气愤。我将这种情况向杨先生报告,杨先生说:“蒋介石利用外力压制共产党,不让共产党在国内抬头,想当亡国奴,这样下去把国家越搞越糟。”同年冬,西安事变爆发,上午8时我接到军部电话,命我率五十一旅赶快到泾阳、三原、高陵一带布防。事变后,任命赵寿山为渭北绥靖司令,来三原指挥五十一旅和渭北各县民团,同红军协防渭北。随后彭老总进驻泾阳县云阳镇,贺老总进驻富平庄里镇,我们在协防中官兵感情甚融洽。西安事变和平结局后,我们的干部公开要求到延安红大学习,我也令他们去。后来我因腿受伤,脱离部队以参议名义为团体做些零碎工作。 
  (1960年3月)
  * 作者当时系十七路军十七师五十一旅的团长。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西安事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