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图书目录>文艺作品

  


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11

郑重 程世荣 姚运焕 胡曜华 黄景渊


  西安街头巷尾,愤怒的人群在集结。
  游行的队伍,振臂高呼:“抗议南京飞机轰炸渭南”、“打倒蒋介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愤怒的、不可抗拒的人流向金家巷高桂兹公馆方向涌去,包围着蒋寓所。要求见蒋介石。
  人群中,我们看到张军、华敏等带头高呼口号:“要求蒋介石出来回答抗战问题!”……
  蒋寓所。
  群众声浪中,蒋全身抖索。两宋如热锅蚂蚁,周恩来则因群众的觉悟而欣喜。 
  杨虎城指着房外:“委员长,你去见见陕西省父老吧。”
  蒋介石无地自容地:“这个……请转告大家,我腰伤未愈……”瘫倒在沙发中。
  卫士进来报告:“委员长,游行队伍非要求见您不可!” 
  宋美龄求饶地:“周先生,请您去给大家说说吧。”
  周恩来:“群众要见的是蒋先生,我怎么能越俎代庖呢?”
  宋美龄又转向蒋介石:“大令——”
  端纳也走向周恩来:“周恩来先生,依您看要满足群众的要求……” 
  周恩来:“很简单,只要蒋先生接受张杨二将军的八项主张,这次事变就可以和平解决。”
  宋子文:“贵党……”
  周恩来:“我党和群众的要求是一致的。只要蒋先生答应抗日,如象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一样,我们愿和贵党结成统一战线,因为这是今天救亡图存的唯一正确道路。” 
  宋美龄欣喜地:“周先生,这是真的?”
  周恩来:“是的!”
  宋子文、宋美龄、端纳一齐转向蒋介石。
  张学良:”委员长,您都听到了,再徘徊犹豫,全国的抗日浪潮将会把我们席卷而去!” 
  端 纳:“蒋先生,国家和您个人的安危荣辱,就系于这心思的一转了。” 
  宋美龄:“大令——” 
  蒋介石凝视不语。 
  周恩来:“宋先生,现在我们需要谈谈南京的形势和何应钦的讨伐行动了。” 
  宋子文一怔,支吾地:“这……现在是在西安,南京的事,就不去提它了。” 
  周恩来一针见血地:“如果您不愿披露,恕我直言了——南京的亲日派们正指挥着蒋先生的几十万军队,打着‘营救’的旗号,在演着一出加害蒋先生的戏!”
  宋家兄妹大惊。
  宋美龄一步抢到端纳面前:“你上次来把我的信……”
  端 纳:“我亲手交给了委员长。”
  宋美龄诧异地转向周恩来:“您怎么知道南京是戏中有戏?” 
  周恩来:“历史的机缘就是如此耐人寻味!蒋先生赖以自豪和用来和我们讨价还价的讨伐军,这时候正在根据日本的旨意,妄图取蒋先生而代之!”
  宋美龄:“大令,我给你信里说的南京戏中有戏,就是指这些。”
  蒋介石制止地:“你……” 
  周恩来:“国家危亡在即,家丑就得外扬了。蒋先生,不要再以此威慑人们了吧,这既吓不住人民,更欺骗不了共产党,相反地,倒是给何应钦之流长了威风!”
  蒋介石的一切都被戳穿了。他似乎失去了知觉,失去了支撑的能力,汗流浃背,丑态百出,最后甚至伏在案头失声地、真情实感地哭出了声来。
  稍顷。 
  面对着此时此刻的蒋介石,周恩来又不得不给他以支撑的力量。 
  周恩来走到他跟前:“蒋先生,过去的历史我们给你抹不掉;今后的威信,你自已还可以建立。”
  蒋介石老泪横流:“威……信……?”
  周恩来:“是的!不要被何应钦之流其势汹汹所吓倒;实际上,南京的军队除您以外,是谁也笼络不起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诚心希望您改变国策的所在!” 
  蒋介石:“这倒是看出了你们由衷的言行;不过,你们把我弄的名誉、地位、尊严……我还怎么发号施令?!”
  张学良:“只要您接受八项主张坚决抗日……”
  杨虎城:“我们还是拥护您的。” 
  端 纳:“我们西方人也赞成!”
  周恩来:“不仅国内、从国际上来看,(转向宋子文)宋先生,事变当天,公债市场价格,曾猛跌四元停板……”
  宋子文:“马上又回升稳定下来,这是美国朋友帮了忙。” 
  周恩来:“法币虽然有过紧张现象,但在汇丰银行大力支持下,也很快安定下来,这是英磅的作用。”
  端纳敬佩地:“您对于债券之类,还如此之熟悉行情! ” 
  周恩来:“因为这些经济现象可以告诉我们,出于自身利益,英美都会改变他们政策的。蒋先生,前面我们就曾经提则日本和英美的问题,此时此刻和谁家合作有利,该到抉择的时候了。” 
  宋子文忙插话:“英美对我们是友好的。”
  周恩来:“六条之中,我们已经统一了一条嘛!宋先生,在改组南京政府这一条里,我们是欢迎您来出任行政院长的。”
  两宋受宠若惊。
  宋美龄:“已经统一两条了。”
  宋子文:“周先生请坐。”忙从案头拿起八项主张翻着。
  周恩来从皮包内拿出一纸:“我们已将二位将军的八项主张归纳为六条。”放在案头,顺手拿起帽子。
  蒋介石忙起身,急切地:“周先生,你不能走,我愿意跟你们谈……” 
  周恩来:“有诚意了就好,具体问题晚间再谈吧。”
  两 宋:“也好,也好。”起身送。 
  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下。 
  蒋介石、宋子文、宋美龄、端纳久久地望着三人的背影。
  端纳由衷地赞叹:“周恩来,伟人呵!”
  宋子文不无感慨地:“这样的人才,怎么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 
  宋美龄忘记了身份,失去了体统,泼妇骂街地:“你再看看咱南京……何应钦这些王八旦!”
  在宋美龄的咒骂声中,蒋介石木然而立,眨着一双不可捉摸的眼睛……
  灯下。 
  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在和宋家兄妹进行谈判……
  玄风桥。 
  关心的人们拥在谈判会场外面,关心地看着谈判的方向,等待着谈判的结果。各式各样的猜测和议论。
  甲:“……这位周恩来先生可真是个能人,到底把蒋介石给治住啦!” 
  乙:“是呵,中华有幸,出了这样的人材,国家亡不了啦。” 
  丙:“蒋介石说他腰疼,把老婆大舅子推出来谈判,我看这就有鬼。” 
  丁:“还听说谈判结果不公布文字,不签名划押,这谁信得过!?” 
  灯光昏暗处。 
  郭淮:“看来,必须抓住不签字来作文章!”。
  徐维烈:“我这就去找崔世铭。” 
  郭淮对曲路:“军队的情况怎么样?”
  曲 路:“我再去一趟。” 
  郭 淮:“要知道,这是我们最后可利用的机会了。绝对不能让蒋介石走!” 
  华敏、蔡光、崔世铭匆匆走来。 
  几个鬼向黑处里躲去…… 
  不平静的夜。 
  古都灯火闪灼,人影晃动,各阶层和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都在为民族的去向关注着、奔走着……
  曙光东升。
  辛勤的报童一声“号外”的喊声——
  窗户打开了…… 
  门被推开了……
  人们拥向街头,争购着“号外”——
  华敏也在人群中散发号外。
  蔡光匆匆走来:“华敏同志,有情况!——”说着,向对面墙上指去。
  对面墙上,“东西北军弟兄们,蒋介石是我们捉的,共产党无权放走。”等标语。
  华敏忙上去一把扯下……
  中共代表团驻地。
  亭台楼廓、鸟语花放。
  小牛全副武装,步履轻盈地走进圆门。他抬头看看,二层楼上灯光还亮着。 
  周恩来伏身案头的身影。但见他——
  时而凝神思索,
  继而奋笔疾书…… 
  丁文辉匆匆走进院内。
  丁文辉:“小牛——”
  小牛以手示意:“嘘——轻些。” 丁文辉会意地也仰起脸向楼上望去。无限感慨地:“怎么,周副主席又是一夜没睡?” 
  小 牛:“给党中央毛主席写汇报哪,您有事?”
  丁文辉:“关你妈妈的那个秘密监狱找到了。”
  小牛激动地:“太好了!”
  周副主席从楼上走下。
  小牛扑向周思来:“周副主席,秘密监狱找到了,我今天就要见到妈妈了。”
  周恩来:“好呵,在哪里?”
  丁文辉:“西小街九十八号地下室。”
  周恩来抬起头来,长出了一口气。 
  朝霞绮丽,鸟鸣枝头。 
  周恩来无限深情地:“丁副官,马上去把牢笼的铁门打开吧,让难友们早一点呼吸到这清新自由的空气不是更好吗!” 
  小 牛:“周副主席,您说,妈妈见了还认得我吗?”
  周恩来:“我曾经答应过交给她一名坚强的战士……准备一下,吃完饭一块儿去接你妈。” 
  小牛走下。 
  周恩来发现了院内怒放的腊梅花,走上去,那么精心、那么满怀感情地攀折起来…… 
  华敏进来:“周副主席。” 
  周恩来:“华敏同志,谈判达成了协议,大家有些什么反映?” 
  华 敏:“传达了您的讲话以后,大多数同志进一步认识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坚决拥护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但具体到不签字就放蒋,有不少同志思想不通。”
  周恩来:“要耐心地作工作,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挽救民族危亡这个大局上来。”
  华 敏:“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一早街上就发现了不少标语。” 
  周恩来:“什么内容?”
  另—个街市墙壁上东扭西歪的标语。 
  围观的东、西北军官兵在议论着。曲路在从中煽动,金大川认真听着。“东西北军的弟兄们,蒋介石是我们捉的,不能让共产党从中送人情……”
  中共代表团驻地。
  周恩来对华敏:“……煽动性的挑拨!华敏同志,矛头指向我们中共代表团来了。” 
  小牛端着早点走来:“周副主席,请您吃早点。”
  周恩来:“小牛,发生了新的情况,我不能一道去接你妈妈了。” 
  小 牛:“什么新情况?那我也不去了。” 
  周恩来将一束腊梅花送到小牛手里:“不,你马上就去,用我的车,把你妈接到这里!” 
  小牛走出。 
  周恩来:“华敏同志,那个宋哲元的代表和作家的底子摸清楚了没有?”
  华 敏:“摸清了,一个是汉奸,一个是托派——这里有一份材料。”将材料递给周恩来。 
  周边接材料边问:“见崔教授了没有?”
  华 敏:“他一大早就到‘东救’去召集群众会去了。”
  革命公园,‘东救’主持的群众大会。
  崔世铭在慷慨陈词:“……同胞们,一句话,我崔世铭过去也是坚决主张不签字就不能放蒋介石走的。但是听了共产党周恩来副主席的话以后,我发现我们没有共产党那样的眼力,没有周恩来先生那样的气魄……” 
  台下,我们见过的几位西安各界代表在窃窃议论。
  甲:“这么说,不签字就放蒋也是共产党的主张?”
  郭 淮:“这一点,崔世铭口里不是已经说了?”
  乙:“唉,周先生是怎么想的?” 
  郭 淮:“简直是拿着民族危亡当儿戏!”
  甲:“走,再找周先生去。”
  丙:“你们去吧,我是绝对信任周恩来了。”
  两个人离开会场。
  中共代表团驻地。 
  周恩来在看材料。
  几个代表进来。
  代表甲:“周先生,我们又来了。” 
  周恩来:“什么时候来我们都欢迎。”
  代表乙:“听说蒋介石不签字你也同意放?”
  周恩来:“是的。”
  代表甲:“不签字就是没有诚意,这种人为什么还要放?” 
  周恩来:“有没有诚意不在于签字这个形式上。如果他没有诚意,今天签了字,明天不是照样可以撕掉?”
  代表乙:“所以,对于这种不讲信用的人……”
  周恩来:“不要怕他不讲信用。如果他今天答应抗日,明天又变了卦,那就是他自己把自己的面目暴露在全国人民面前了。”
  代表甲:“蒋介石流氓成性……不要忘记一九二七年的教训哪。” 
  周恩来:“两位的提醒我们是很感激的。一九二七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党内的机会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只依仗暂时的同盟者国民党;而今天,我们的党成长起来了,有了久经考验的红军,特别是有了英明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我们坚信,那样的历史不会再重演了!”
  革命公园群众大会。 
  崔世铭:“……这就是今天敢于放蒋的原因!”
  群众中不少人哗然同意:“说的对!”
  有人甚至带头高呼口号:“坚决拥护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一呼百应。
  台下,郭淮不安地埋怨徐维烈:“这——你是怎么搞的!” 
  徐维烈:“这个崔世铭,昨晚给他谈了半夜,他就是认准了共产党这条路。”
  郭 淮:“再让他这么蛊惑下去……”
  徐维烈手伸进怀里:“我看干脆把他干了。”
  郭 淮:“要利索些,不能让人家抓住把柄。”
  徐维烈会意,钻入人群。
  崔世铭在挥臂陈说。 
  徐维烈罪恶的手插在怀里,找寻着行凶的场合和机会…… 
  张公馆楼下。
  东北军军官站在院里向张学良请求:“……副司令,讨伐军不东撤,蒋介石不签字,我们万万不能放他。”递上请愿书一份。
  张学良看完请愿书,相反更加坚决地:“我决心听共产党的,你们就不要再说了!”挥手示去。
  军官无奈,叹着气走出。曲路迎上。
  张学良上楼。
  张学良进到内室。 
  赵媞迎上:“听说委员长要求今天就走?”
  张学良:“宋美龄说他们是基督教徒,要赶回去过圣诞节。”将东北军官的请愿书给赵媞,“你看,军官们不通,拖的时间越长,再生出其他枝节来就不好了。——给我简单收拾一下。” 
  赵 媞:“干什么?” 
  张学良:“我决定亲自送他们回去。”
  赵媞惊疑:“呵?!”
  张学良豪爽地:“你看过‘连环套’吗?我张学良好汉作事好汉当,不能连窦尔敦都不如。”
  赵 媞:“汉卿,你把他弄成这个样子,他会……还是不去为好。” 
  张学良:“正是因为这回把他弄得名誉不好,我才必须亲自去帮他树立威信,我张学良光明磊落,委员长也不会加害于我。”
  赵 媞:“周恩来先生的意见呢?”
  张学良:“不能告诉他,连卫队营都不准知道。”
  

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郑重 程世荣 姚运焕 胡曜华 黄景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7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