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民族复兴
张天社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封建买办阶级的反动统治,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造成了民族危机、国家落伍、文明衰败的局面。所以,要复兴国家和民族,首先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赢得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和民主;然后再从事大规模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奋发图强,建立一个富强、文明的新中国,对世界和人类做出贡献。
振兴中华、复兴民族、重振雄风、再造辉煌,一直是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牺牲的最终理想。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不懈努力下,从本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的国运从低谷开始回升。但是,民族复兴的真正起步,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民族复兴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觉悟和团结的程度,
达到了近百年来的最高水平
民族复兴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人民的觉醒,而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大觉醒大团结时期。孙中山先生致力民主革命四十年,才认识到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但是,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却因为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而功败垂成。此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担负起中国革命的使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不发动甚至限制、害怕广大人民起来抗日。相反,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坚决依靠人民力量,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使全国人民普遍的行动起来,团结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知识的出知识。不仅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坚决抗日,而且连富农、地主、绅士、官僚买办阶级也起来抗日。在整个抗战时期,除了个别汉奸卖国贼之外,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畏强暴,英勇抗敌的精神,是近代百年所没有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觉悟也不断提高。他们不仅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也认识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实质。他们不但不愿做日本铁蹄下的亡国奴,也不愿做国民党统治下的顺民。所以,他们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又掀起了争取民主自由权利的斗争。毛泽东指出:“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中国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着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①人民的团结和觉醒,才是真正意义上民族复兴的首要条件。
二、抗日战争为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
民族的独立解放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使国家民族丧失了独立、自主、完整和统一。中国人民近百年的革命斗争,目的就是要恢复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这一任务,在抗战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英勇奋斗和不懈努力,迫使英美两国于1942年10月正式宣布废除自鸦片战争后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基本取消了一切特权。此后,西方十几个国家,如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荷兰、法国、丹麦、瑞士、葡萄牙等也先后宣布废除在华的不平等条约,取消了一切特权,并与中国签订了新的基本平等的条约。
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并不是英美等国的觉悟和良心发现。当时,日本已横扫了中国北、东、南大片领土,西方列强的各项利益和特权全部落入日本之手,不平等条约的各项条款名存实亡,因此,废除不平等条约在当时并无实际的意义。英美想利用中国战场继续抗击日本,减轻日本对他们的压力,以实现其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于是向中国政府作了一个顺水人情。虽然如此,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意义和未来影响仍十分重大和深远。它解除了一百年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枷锁,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国家主权的完整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与英美等国平等的政治地位。战后,西方国家再也不能向战前那样在中国领土上为所欲为了。
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完全击败了日本的侵略,而且收复了大片沦丧的国土,如台湾、膨湖列岛、东北等地。除香港、澳门外,基本上实现了国家领土的统一。
三、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英美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全面援助中国抗战,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942年1月1日,世界上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中国首次以美、英、中、苏四大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同时,盟国决定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缅甸北部,蒋介石为最高统帅。中国战区的设立和中国人出任最高统帅,不但标志着同盟各国对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和肯定,使中国抗战具有了世界意义,而且说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赢得了与苏联、美国、英国同等重要的军事地位,成为反法西斯的四个领导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此崛起。
1942年10月,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又取得了与英美等国平等的政治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时,不得不考虑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巨大的作用,所以也邀请中国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中苏美英四国关于普通安全的宣言》,对终战问题和战后和平作出设想。《四国宣言》的发表,不仅表明中国在战时的大国地位得到确认,而且还表明中国在战后的和平事务中,也将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同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前往德黑兰与斯大林会谈全球战略时,特意邀请蒋介石到埃及开罗会晤,专门听取中国对战时战后的意见。罗斯福在会上对中国抗战给予崇高的评价,再次声明要给中国以世界大国的地位。会后,中美英三国发表了《开罗宣言》,作出打败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决定。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最高会议,再次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大国地位的形成。
此后,中国多次参加重大的国际事务。1945年4月联合国成立时,中国又是联合国四个发起国之一,直到现在一直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成熟,
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民族复兴的成败,关键还在于有一个真正代表国家、人民利益和进步潮流的领导核心的发展、成熟和壮大。
抗战时期,国民党虽然被迫起来抗战,但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并未改变,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统治变本加厉。国统区政治黑暗、经济崩溃、文化萧条、民生凋敝。国民党彻底腐败了,完全丧失了人心。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在民主政治、生产事业、文化建设诸方面,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军事战略理论、统一战线的策略理论、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的完成,为抗日战争和中珠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成熟。1939年10月,毛泽东提出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②,使党的组织迅速扩大。1942年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在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使人民的抗日力量迅速增长。
到1945年春,共产党员从1936年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民军队从1937年的5万多人发展到91万,民兵220万,解放区人口近一亿人。经过一系列艰难困苦的磨炼和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人民群众更加成熟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中国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所以,毛泽东指出:“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③
民族复兴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它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在这个历程中,抗日战争做出了自己决定意义的贡献。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是中国民族从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民族复兴和国运重振的真正开端。解放战争胜利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了,民族复兴的障碍被扫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复兴的事业大踏步前进。
(本文原载于《西安日报》1995年8月1日理论版)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2页。
②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02页。
③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98页。
西安事变与中国抗战/李云峰等著.-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