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西安事变实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

  


张学良对美国记者海伦·斯诺的谈话寓意初探

王 梅


  西安事变前的两个多月,张学良在西安特意安排了一次对外谈话,接受了美国记者海伦·斯诺的采访,向外界表明自己“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决心,公开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次谈话,无疑是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的一次重要谈话。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次谈话寓意作些探讨。
  一、张学良寻求西方记者,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西
  北抗日形势
  1936年9月,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在抗日的基础上,停止内战,携手合作,在大西北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联合抗日局面。西北地区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九一八”事变五周年纪念会上,上万名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请愿活动,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出了组织“五省抗日联军”的主张。但是,国民党特务却加紧破坏和阻挠抗日救亡活动,8月29日发生了国民党特务绑架东北大学学生宋黎,张学良派兵查抄省党部的“艳晚事件”。张学良和蒋介石的矛盾日趋紧张。
  为了让外界及时了解西北军民的抗日要求和自己的政治主张,宣传西北的抗日救亡形势,促使中央政府停止内战,团结抗日,1936年9月,张学良在西安四处寻找西方记者,决定向外界公布自己的抗日主张。
  海伦·斯诺,美国犹他州人,笔名尼姆·韦尔斯。1931年来到中国。1932年底与在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婚,任美国在远东最有影响的《密勒氏评论报》驻华记者。1936年9月18日,为追随三个月前到陕北苏区采访的斯诺,海伦从北平来到西安,住进了西京招待所,准备前往陕北采访红军。
  海伦来西安的那天,正值“九一八”五周年纪念,记者的敏锐和对中国形势的关注,使她预感到“西安正在酝酿着一个有价值的故事”。“我心里明白,我正处在中国自1927年以来最伟大历史事件的中心”①。因此,不忍心离开西安而失去一次“记录历史的机会”。在中共驻东北军代表刘鼎的联系下,张学良找到了当时西安“惟一可以找到的外国记者”,试图通过海伦为之撰稿的英国《伦敦先驱日报》,向全世界宣传西北的抗日救亡形势和“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
  1936年10月3日下午6时,张学良在西安南院门“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同海伦·斯诺进行了谈话。向她说明了东北军官兵不愿打内战,要抗击日寇的强烈要求,回答了海伦关于当前时局和南京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5个问题,明确地表明了他“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
  海伦意识到张学良的谈话事关重大,连夜整理出谈话记录,并写出了通迅稿。第二天,经张学良细心修改审定后,赶到西安钟楼邮局拍发,但遭到拒绝。她不得已只好搭乘5日清晨第一班火车赶回北平,立即将采访记录和通讯稿发给了《伦敦先驱日报》。1936年10月8日,该报以“宁要红军,不要日本人,中国将军要团结”的大幅标题在第13版上发表了。第二天,天津英文《华北星报》转载了这条消息,10月22日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也以同样方式刊登。随后,海伦又根据张学良的谈话和与东北军军官万毅的谈话,又相继发出了《东北军思念家乡》等文章。
  海伦的报道一经发表,立即震惊了世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海伦后来说:“差点儿引起一次早产的西安事变。” 
  二、张学良第一次向外界声明“惟有抗击外敌,中国才
  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这次谈话,核心问题是对日问题。面对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张学良明确表示:“和平局面之决定,非在中国而在日本;假若日本不允许中国走向和平之路,中国到了最后关头,必从事最后牺牲”②。对最近各地发生的抵制日本事件,政府是继续镇压抗日运动,还是反对日本的要求?张学良发表了个人声明:“我坚信,中国实现真正的统一是可能的。那时,我们就能成功地抗击侵略者,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自日寇侵占东三省以来,内战危机不绝,但因全体国民实想团结对敌,各种内战均被公众舆论所制止。惟有抗击外敌,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③这是张学良自“九一八”以后,第一次向外界发表这样的对日声明,它是张学良抗日思想由“非统一不能抗日”向“惟抗日才能统一”的转变和升华,也是他发动西安事变的思想基础。
  张学良自幼目睹日人横暴,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萌发了抗日爱国的思想。1928年东北易帜,促成祖国统一是张学良对抗日本的开始。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国难家仇,丛集一身”,既想抗日雪耻,但又畏惧日本军事的强大,政治上依赖中央,忠实地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亡。他认为,日本这样的强国“绝非我一人及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我们是主张抗日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第一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④但同时对日“不屈服,不卖国”的人生信条,又使他在行动上逐步放弃了对日不抵抗政策,组织东北军对日局部抵抗,积极支持东北义勇军和民众团体的抗日斗争。1933年,日军准备向热河进攻,张学良通电全国,表示抵抗日军决心,因汤玉麟不战而退,南京政府支持不力,热河失守。张学良被迫下野,成为对日妥协的替罪羊。
  1934年1月,张学良从欧洲回国后,把法西斯集权看成统一中国的良方,积极拥蒋“剿共”、“统一”。他认为“非统一不能抗日”,就必须先消灭共产党,中国才能真正统一,然后才能集中国力,抵抗外敌。并积极拥护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换取蒋介石“剿共”后的最后抗日。
  1935年,华北事变和陕北剿共受挫后,使张学良对如何才能抗日的问题有了新的正确认识,开始认识到“剿共”不如抗日。他说:“内战不停止,很难造成抗日之局势。以前我认为非统一则不能抗日,现在我则认为非抗日则不能统一。”⑤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表示赞同,决心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1936年6月,张学良在王曲军官训练团发表了《中国的出路惟有抗日》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抗日理论和具体主张,提出了“要想统一,惟有抗日;惟有对外,才能求得统一”,“今后我们对日惟有抗战,决不能重蹈九一八覆辙”⑥。指出抗日是中华民族惟一的出路。讲话集中体现了张学良的抗日思想,标志张学良抗日思想已日趋完整成熟。成为东北军抗日救国,收复失地行动的理论指南。 
  10月3日张学良对海伦·斯诺的谈话,是他第一次向外界指出“惟有抗击外敌,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坚信中国能实现统一,成功地抗击日寇,这是张学良及其东北军和全体西北民众的共识。因此,张学良这一强有力的抗日政治主张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日本当局的恐慌,四处打听情况,准备对策,同时要求南京方面做出解释。南京政府则因张学良对世界发表了与“攘外必先安内”国策截然相反的观点,而公开否认这次采访。但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官员私下也承认张学良的讲话有道理,表示10年内战未能统一中国,现在只有实行全国抗日,国家才能统一。使西方国家及时了解中国的抗日形势,为事变后取得他们的同情与支持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张学良第一次向外界表明“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的决心,公开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对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广田三原则,张学良表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接受广田三原则”,要求蒋介石“必须顺从民意”,团结抗日,停止内战,否则“人民绝不会允许”,政府就“无法生存”。声明自己愿意率领东北全体将士抗击日本,收复失地,效死国防第一线,以“左右中央政府抗战”。词虽隐约,却包含一种威胁。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向外界表示自己“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决心,公开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彻底否认了自己多年来拥蒋武力统一中国,再去抗日的错误思想。这是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和蒋介石政治主张分歧的第一次对外公开化。正是这个分歧的发展和激化,才导致了两个月后的西安事变爆发。
  从东北易帜到1936年初,张学良一直追随蒋介石,拥护蒋介石。在政治主张上,事件与蒋介石保持一致。“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为了和蒋介石的中央政府保持一致,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执行对日不抵抗政策和依赖国联的命令,最终成为不抵抗政策的牺牲品。
  回国后的张学良又率先拥蒋独裁统一,认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内安”政策,率东北军充当“剿共”先锋。不仅如此,在汉口还组织四维学会,响应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以谋求与蒋介石的进一步合作。
  由于蒋介石的处处退让妥协,华北事变中,东北军撤出了华北,东北军的利益再次受到损害。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对内用兵,对外妥协的政策公开表示了不满。不久,陕北“围剿”红军又损兵折将,东北军士气低落,要求抗日、停止内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严酷的现实和这几年拥护蒋介石的结果,最终使他看清了追随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没有出路的。决心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联合共产党和其他抗日力量,试图在西北自成局面,逼蒋抗日。 
  张学良的“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主张与蒋介石的“剿共”政策发生了严重分歧,受到蒋介石的压制和反对。1936年初发生的《活路》事件,就是蒋介石压制、反对张学良抗日的开始。随着张学良抗日活动的推进,张、蒋的政见分歧日益尖锐,矛盾日趋激化。8月29日爆发了“艳晚事件”,这是张、蒋政治主张上的暗中较量。蒋介石对此耿耿于怀,只是由于两广事变的掣肘才无暇顾及,但他暗下决心要迅速彻底解决西北问题,消除隐患。张学良也决定加快逼蒋抗日的步伐,并于9月23日电复蒋介石,坦率陈述集中全国抗日力量的主张:“居今而欲救亡图存,复兴民族,良以为除抗日外,别无他途。”“欲救亡必须抗日,欲抗日必须全国力量之集中,良此时在钧座指挥下尽剿匪之职责,尤愿早日在钧座领导下,为抗日牺牲”⑦。另一方面寻找西方记者,争取新闻舆论支持。
  10月3日对海伦谈话时,张学良毫不隐瞒地向外界表明自己“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政见主张,公开了自己和蒋介石的政治分歧,试图借西方各国和新闻媒体来给蒋介石施加压力,促使蒋介石服从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也是西安事变前张学良苦心谏蒋的一次重大策略。事实证明,两个月后的西安事变,正是张学良经过一系列劝谏办法,仍无法改变蒋介石“剿共”政策时,不得已才采取的兵谏形式逼蒋抗日的。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内战,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抗战开始了,这是张学良积极努力影响政府政策的结果。
  四、“宁要红军,不要日本”,张学良公开表达了愿意和共产
  党合作的愿望
  这次谈话,张学良还第一次向外界宣布:东北军要为收复失地而奋斗,愿意联合红军抗日。表示了“如果共产党能够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诚心诚意地同我们合作,抵抗共同的外敌,这个问题也许会像最近的西南事件一样,得到和平解决”⑧。公开表达了和共产党合作的愿望,先于西安事变两个多月,向外界传递了国共两党合作的信息,为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打下了基础。
  张学良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首先实践者。联共抗日是在自己曲折坎坷的经历中作出的最后的正确选择。“剿共”期间,张学良视共产党为“捣乱”,把共产党当作抗日救国的障碍,积极围剿。1935年底,东北军与红军的几次较量失败后,他认识到军事“围剿”是消灭不了红军的,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强有力的。“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共产党问题的思想”,遂在他心中燃起,开始谋求与共产党的合作。 
  1935年底,张学良接受了东北同乡、爱国人士杜重远的“联共抗日”的建议,1936年1月由东北军被俘团长高福原搭桥,直接沟通了他与陕北红军的联系,开始有了1936年1月至4月张学良、王以哲与共产党上层领导李克农、周恩来的洛川会谈和延安会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抗日救国纲领,成立国防政府,组织抗日联军等主张完全赞同,达成了红军与东北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协议,积极配合红军的抗日行动。为做好抗日的准备工作,在共产党的帮助下,6月建立了王曲军官训练团,培养抗日干部;9月成立抗日同志会。张学良的身边也聚集了一些共产党人。
  张学良为国共合作积极奔走,努力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从他与李克农首次谈判开始,就指出南京方面同情建立国防政府的不乏其人,他愿为此奔走。随后,到南京找到宋庆龄、宋子文、陈立夫、冯玉祥等国民党左派进行联络。同时,对中共与南京方面联络的人员也极力掩护。他还向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该包括蒋介石,认为蒋掌握着国家政权和军队,有很强的实力,也有抗日的可能,希望共产党在外面逼,他在里边劝,以争取蒋介石联共抗日。他的建议,促使中共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这是他对国共合作的一大贡献。
  作为国民党的高层官员,张学良必须恰到好处地处理联共抗日与南京政府的关系。联共初期,张学良没有在东北军内透露“联共抗日”之事,东北军中只有王以哲、赵镇藩等少数高级将领知道。1936年6月张学良在东北军内公开谈论抗日问题,但联共抗日却只字不提。尽管如此,西安的国民党特务还是向南京方面密报“西北不稳、暗通红军”。张学良为了麻痹蒋介石,7月22日特致函西北“剿总”参谋长晏道刚,解释此事纯属造谣中伤。
  8月中旬,张学良接受了潘汉年的建议,在东北军上层公开了自己联共抗日的政治主张。10月张学良向外界表示愿意和共产党联合抗日,这使南京政府十分不满。张学良会见海伦时,南京国民新闻社并没有记者在场,3天后却捏造了长达3页的张学良谈话,说什么“镇压土匪不是内战,派遣部队围剿,在于尽早根除匪患威胁,尽快恢复和平秩序。我希望赤匪悔悟他们的错误,投降政府,服从中央令”。其目的是消除张学良讲话的影响,而广大人民群众,则窥见了联合抗日的曙光,为即将来临的全民族的抗战而欢欣鼓舞。
  张学良对海伦的这次谈话,是西安事变的前奏曲。其意义正如海伦·斯诺后来所说:“1936年10月3日的采访,惟独仅有,非同凡响:张少帅第一次以个人名义发表声明,向蒋介石的政策公开宣战。大约两个半月后,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终于发生了。当然我也感到震惊,但并不感到突然,因为张、杨发动的‘兵谏’并非偶然的事件”⑨。它提前两个月向世人昭示了西安事变的成因。
  (作者单位:西安事变纪念馆研究室,西安;邮编:710001)
  ①安危:《预报西安事变的女记者——海伦·斯诺在“双十二”前后的新闻采访》,《伟大的女性》,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②《张学良在一九三六》,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254页。
  ③安危:《伟大的女性》,第30页。
  ④洪钫:《九一八事变时的张学良》,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⑤王卓然:《张学良到底是个怎样人》,本文引自张魁堂《张学良传》,东方出版杜1991年版,第132页。 
  ⑥《沈阳文史资料》第11辑,第96页。
  ⑦台湾总统府机要档案室,电报号4287、4483。转引自张魁堂《张学良传》,第186页。 
  ⑧安危:《伟大的女性》,第31页。
  ⑨安危:《伟大的女性》,第34页。 

西安事变实证研究/李云峰,杜小平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