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西安事变实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台北)吴文蔚


  西安事变,事出突然,系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故亦称为双十二事变。
  事变之次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急派赵丕廉(时为太原绥靖公署驻京代表,在南京)、傅作义(时为绥远省主席,兼三十五军军长,在绥远)、赵戴文(时为太原绥靖公署总参议,在并),即时分飞西安,设法营救蒋委员长。
  阎主任又以十万火急手电致张、杨,文曰:
  来电诵悉,环读再三,惊痛无似,余有四个问题,质诸兄等: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抑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国内极端之残杀乎?
  并云:
  前在洛阳,汉卿兄(张学良字)曾涕泣而道:“以为介公有救国之决心”。今兄等是否更以救国之热心,成危国之行为乎?犹记曾劝汉卿兄云,今日国家危险极矣,不洽之争论,结果与国家不利,当徐图商洽。不洽之争论,尚且不利国家,今兄等行此断然之行为,增加国人之忧虑。弟为国家,为兄等,动无限之悲痛,请兄等亮察。
  阎此电发出,举国上下,咸认对张、杨有收悬崖勒马之效;对蒋委员长之安全信心,顿时已有了极大的放心与保障。
  张学良说出他与蒋委员长的内心话
  我与蒋先生的关系,论起私情,有逾父子,谈起主张,南辕北辙。 
  他主张先安内而后攘外,我主张先攘外然后安内。
  就是这一点,才发动了西安事变,但我们的良心,是绝对的拥护蒋委员长的,最大的希望,是他能改变主张,停止内战,先行攘外,领导抗战。
  唉!我是一个大罪人!
  我是一个天大的罪人!
  有记者问他,有无后悔?
  “决无后悔”! 
  他是这样坚定的答复着。
  12月12日南京中央政府的反映
  西安事变的消息,很快的传到南京的国民政府,中央政府以何应钦将军为首要,当即召集紧急会议,决议出兵北进,向张、杨开火;同时亦指派空军,飞往西安,连番轰炸,情势是非常的紧张。
  阎电顿收效果,各方仰赖甚殷
  阎锡山除过12月13日,发出之寒电外,并专派徐永昌将军晋京,与中枢协调,商讨一切。
  中央获悉阎电的恳切态度之后,14日即电请阎出面,促张护送蒋回南京。同时孔祥熙亦发出了感电,希阎立刻致电汉卿,亲送介公暂移晋省,借以缓和当时的紧张气氛,并说:“今有我公居间保证,介公的安全,当可无虑进行。”另一面,中央又派黄绍竑赴晋亲与阎商。
  阎锡山在西安事变中,所贡献的智慧,是可圈可点的,他的处境,虽不能使双方都感十分满意,但其所表现的,能使双方不至于濒临内战。同时,张、杨的代表李金洲向阎说明了变起经过后,阎还经张汉卿派机来晋,面称:“近日汉卿每日三次,向介公进言采纳其主张,如获介公允准,他情愿置生死于不顾,亲随介公赴京请罪,并集合所部,告以其应受国法裁处,望其所部不得有一人抗命!另一面又面嘱阎赴陕亲自视察介公起居平安,并在山西报上刊登号外,使国人看到领袖平安无恙,以稳定人心。
  中央要员不断来陕
  宋子文、宋美龄兄妹联袂来到西安。阎锡山致孔祥熙电中称:“子文兄妹此行,尤为适当之举!”这对大局无异融雪化霜。
  由于宋氏兄妹的来到西安,顿时南京方面便自动地减少了对西安的轰炸期限。同时,阎锡山的昼夜奔波,也于无言中抑制住南京讨伐的脚步。总而言之一句话,阎锡山对于西安事变,宁陕之间的调处和平解决,是有着积极伟大的作用的。
  不特此也,为了避免双方冲突,特将杨虎城的冯钦哉所部,和陆军随从张学良剿匪的九十四师,建议保持中立,担任为和平部队,以免有不测之意外发生。
  这两支野战部队,密切合作,如履薄冰。如果有一方发动攻击,这两支部队,便会首当其冲的成了牺牲品,因为他们是有武不能用,只限于维持和平。
  好在西安事变,终于得到了和平解决,平平安安的以喜剧收场,要不然,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当时的九十四师,还在南方,接到命令后日夜赶路,结果只有一个旅赶上膺命,不过该一旅,惟敬惟戒,与冯钦哉所部配合得很好,在担任和平任务期间,平安度过,一直到和平解决,蒋委员长登机回到南京,没有出过一点事情。
  西安事变中,还有一位顶重要的人物,实负有举足轻重的责任,这时候也从南京飞到了西安。那就是蒋委员长的外籍顾问端纳,在以前也曾担任过张学良的秘书,他也出力不少!
  延安方面中共党中央的情形
  西安事变之发生后,延安方面,当然出尽了多年来藏在内心中的一肚子气。当时中共中央召开大会,多数党政军要员,毫不客气的要把蒋公开审判,还有的很严厉的提出予以裁制,但有的说是须加慎重研究。
  经过最高层领导人的磋商,乃致电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严词制止讨伐张、杨,以免挑起内战之发生。
  据说,中共当局、曾主张严厉制裁蒋介石,此消息不翼而飞抵莫斯科,斯大林一看不对,顿急致电中共当局谓:西安事变,非独一国之事,在国际间,亦属鼎重之举,蒋的声望,在国际间亦不可轻忽,何如和平解决,以奠胜筹。 
  这就是中共当局顿即急转直下的奥秘,把审蒋、裁蒋,一变而改为和平解决,停止内战,争取多项权益,盍不乐为?!
  当时毛泽东亦看到重头戏,实在落在阎锡山一人的肩上,于是毛便亲笔修函致阎,对阎“维护大局”的卓越贡献,表示由衷的赞佩!故中共决定将处蒋易为释蒋,严厉制裁变为和平解决。 所以说,阎锡山在西安事变中,环顾各界,都对他有相当的依重。
  和平解决之钥,就完全起了重大的作用!阎锡山的执两用中的哲学,终使西安事变获得喜剧收场。
  中共在这一方面的努力,也极获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全民的敬仰与肯定。最后,端纳出来了,决定用专机送蒋委员长回南京。临行机已发动,轧轧将欲起飞升空,这时候,忽然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跃登机,要送蒋委员长回南京。此人为谁,就是主角张学良。
  待飞机飞到南京机场降落时,欢迎的民众,人山人海,一片欢呼之声,都在高声欢迎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归来,呈现出国家团结复兴的吉兆之景象!
  然而,日本军阀看在眼里,明在心里,总认为中国人的团结救国,就是他们的眼中钉。此后,不到一年,日本军阀又挑起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的侵略战争!
  资料依据:
  1.太原绥靖公署档案; 
  2.山西大学1993年举办之国际学术会议数篇论文;
  3.笔者亲自经历之深刻印象。
  (作者吴文蔚博士系台湾合众实验大学校长;论文原题为《当代一人》,主要写张学良的历史功绩,约34000宇;此文系节录,题目为编者所加) 

西安事变实证研究/李云峰,杜小平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