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文博》专辑

  


杨虎城与陕西教育

张军 白淑芳


  杨虎城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同张学良一起,被周总理誉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在中华民族的爱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赢得了人民的敬仰与怀念。杨将军不仅是一位爱国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对教育事业也极其重视。他在戎马生涯中,创办了许多学校,为发展陕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就杨虎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初步探索,以供商榷。
  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救国
  杨虎城将军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救国,他认为国家振兴必须通过教育,只有教育才能真正使灾难深重的中国昌盛富强。其原因在于:
  首先,他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培养出救国人才。他说:“知识是一切事业的基本条件,有了知识,才能革命,才能救国”①。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各地军阀的压迫,摧残,教育废驰,造成了“陕西的青年,完全无牺牲精神,其有令人痛心者”②的局面,陕西青年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风尚,这就是陕西“什么都不长进”、“事事落后,事事失败”③的根源。所以,他力图“积极刷新教育行政,以资培养人才,巩固国本”④。他回顾在日本参观考察所得时说道:“日俄之战的战胜,都归功于日本小学教师,吾人对此,初尚怀疑,及到帝国大学里边一看,方知确系实情。因为无完善的小学教育,就练不好智勇兼备的军队。”日本兵“个个都有科学常识,个个都明悉国内外形势,所以形式上虽没有×××的兵整齐,而精神上坚强万分,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⑤这是将军二十年代末期从日本回国后,同国内比较找出的差距。他以冷静的头脑观察世界,决定着自己的方向。
  杨将军办学,目的全在于培养人才,他认为没有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就不能生存,革命就是一句空话。他曾说:“要知道人类生存竞争,唯一的工具就是知识。没有知识,绝对不能生存于今日之世界”⑥。他还说:“国民革命之成功,三民主义之实现,全赖各教师领导青年,培养人才”⑦。1934年他被免去陕西省政府主席职务后,抓好整个陕西教育的理想落空,于是便筹划在故乡蒲城创办尧山中学。他曾对人说:“我们搞军队斗不过人家,搞水利斗不过人家……,在培养人才上还可以和他斗一斗”。尧山中学创建后,又陆续办起尧山、孙镇、培民(甘北村)三所小学。他还设想在蒲城西乡办一所类似陶行知晓庄师范那样的乡村师范学校和一所相当初中程度的农业学校,使蒲城成为一个初、中级学校自成体系的学区。总之,他觉得没有良好的教育,就不会产生出优秀的人才。要使愚弱的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得救,就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人才。所以,他携同邵力子、张继参加尧山中学首届开学典礼时,亲手在办公室门前挂起“教育救国”的大匾,作为实施教育的方针。后来尧山中学之所以形成爱国进取、勤奋求实的校风,实和该校创建初期杨将军的一系列措施密切相关。
  其次,杨将军认为教育能改变人的气质,提高民族文明。将军认为陕西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军阀们实行愚民政策的结果。军阀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铁窗教育”,他们“诚恐教育稍有办法,则必然不满意他们的政治,起来反对他们的权利”。中国要前进,就要打倒军阀,要把人民从军阀的“铁窗教育”中解放出来,愚昧落后的民族是没有真正文明的。他回忆一次在日本参加礼佛盛典,便发现当时日本国民高度的纪律性。他说:“那盛会上参加的人至七十余万之多,若在中国,因拥挤的缘故,必然发生危险,而他们在交通上则汽车电车开驶照常。这也是小学教师之力,我们可极应效法的。”⑧所以,杨将军一进入陕西,便千方百计涮新陕西教育,改变陕西文化落后的面貌,铲除愚昧状态,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这样的远见卓识,在三十年代初期,是难能可贵的。
  其三,杨虎城将军还认为教育能提高人的治国素质,使之认清潮流,辨别方向。杨将军出身贫苦,幼时只读过两年私塾,便辍学了,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反清抗暴改革社会的运动,辛亥革命,反袁斗争,靖国军抗击北洋军阀……,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他虽然潜心苦学,拜师勤习,然而总觉得有文化欠缺的苦衷。他在武功旅省各界欢迎会讲话中回忆说:“回溯兄弟在武功驻扎时(指靖国军时期),表面上虽打着革命的旗帜,而事实上既因兄弟的学术微薄,复因在军事时期,一切庶政,均没有良好设施”⑨。他呼吁“吾人应打破地域观念,目光须直向潼关以外,乃至中国以外,去探视去接受新的世界潮流。如果依然守旧不变,则前途危险,何堪设想!”提醒“诸教职员同志,及其他负有领导青年责任者,对此尤应加以注意”⑩。将军总结自己经历“参加中国国民革命,奋斗十余年,屡受挫折,牢骚出国”(11),就是因为方向不明,他希望青年不要受军阀的欺骗,“不要蒙蔽,不要抑制,那革命前途,方可望其成功”(12)。虽然将军所谓的方向仍然停留在辛亥革命的水平,那是个人经历、时代局限造成的。但就认潮流、辨方向的总体观点而论,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正因如此,杨将军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培养人才。他求贤若渴,甚至在危难的境地,只要认为是人才,也能冒大风险而加以保护。在镇压共产党的历次风潮中,各军阀都能在仇视革命的这一点上联合起来,而杨将军却对人才的加以保护,而且还在不断的接触中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至于他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面向世界先进国家,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他说:“陕西僻处西北,文化落后,无论如何,须选派人到外地及国外留学,造就专门知识。要知道人类生存竞争,唯一的工具就是知识。没有知识,绝对不能生存于今日之世界”(13)。他挑选并出资向德国、法国、日本输送了几十位留学生。有些他明知是共产党员,也要选送;有些是素不相识的,但一经友人介绍,只要是人才,他都慷慨解囊,给予资助。为了鼓励留学生,他曾写信说:“我拿‘地皮剩余’,供给你们青年上学,绝没什么错误。你们拿到‘地皮剩余’,要加倍学习。”这些人回国后,绝大多数都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和学术界的名流。
  教育,在杨将军心目中如此重要,是因它对革命、对祖国的前途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杨将军在为教育事业的奋斗上是不遗余力的,也是不惜任何代价的。
  二、对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贡献
  杨虎城振兴教育的第一个贡献,就是改革全省的教育管理,起用进步人士。他在筹组省政府时,以共产党人南汉宸为秘书长,并聘请进步人士李百龄为教育厅长。杨虎城果断地撤换了一批旧校长,委任一批进步人士为新校长。同时,他又把教育系统一些保守分子有计划地调出,补充了一些年轻进步的新知识分子充实教师队伍,进而扩展各中学的规模,扩大招生名额。比如仅尧山中学一所学校,就任用了方仲如、冯一航、袁若愚、何寓础、张希钦、赵曼青、原禾森等革命知识分子。1932年,在杨虎城的支持下,爱国学生又发动了“四、二六”运动,把蒋介石派来陕西专门调查杨搞“赤化教育”的考试院长戴季陶从陕西赶走。
  第二个贡献是全力筹措和保障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杨虎城认为“陕西过去教育落后的原因,固然是交通不便,而主要者,是经费常被挪用,教育费无着落”。所以他刚就任省政府主席,就决定“今后把教育经费令其完全独立……且要陆续增加,使教育能日行发展”(17)。为此,“将商税、棉花捐、卷烟特税全数拨归教育厅,保障独立。无论何人,或借口何事,均不得提用分文,以重学款宏而造就。”1931年初又决定“嗣后陕西所入,悉用之于建设事业”(19)。“目前宁可把军队解散,教育经费是不可不充分筹备的”。与此同时,为了发动全社会都来振兴教育,他由自己做起,从所部军费中拨出一笔专款,充作教育基金,由教育界进步人士组成陕西教育基金保管委员会,推梁午峰为负责人。这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多年来陕西教育经费拖欠,教师工资被七折八扣的状况,调动了广大教师立志兴学的积极性。
  第三个贡献是开办学校。早在1922年,当陕西靖国军被军阀改编时,只有杨虎城所部为“保存一点西北的革命种子”而移居贫瘠的陕北榆林。当时尽管杨部寄人篱下,情况困窘,仍设法赶走花马池一带的盐官税警,废除旧的盐务制度,将其收入的相当部分用于兴办启蒙和中等教育。在定边、靖边等地共兴办小学五所,在宁条梁驱逐了学校中的天主教势力,新建一所中学,又在汉蒙杂居区建汉蒙小学一所(19)。当时三边地区“办教育的老先生,多在家里抽烟……(杨虎城)便不客气地将各学校重事整顿,将暮气沉沉的老先生们一鞭驱逐,另外由外边请了许多教员,办理教育”(20)。
  在靖国军时期,杨虎城在创办耀县三民军官学校的同时,同其它革命军队“多撙节薪饷,兴办学校,深得一般人的敬仰。”杨虎城回忆说:“那时兄弟一是办学的一员,我到西路,每至一县,便要咨询教育状况,”振兴当地教育。“我开到陕西扶风时,一般绅士便让我在学校里驻扎……我严厉拒绝,始寝其事。”(21)
  三十年代前后,“由于杨虎城、邵力子的关心支持,陕西教育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在他们的领导下,1931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了“陕西省教育厅规程和督察办学事细则”,1932年秋,国民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于右任等人提出的“筹建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杨虎城同于右任一起被委任为筹建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委员,并于当年在陕西筹建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22)。
  1933年,杨虎城被蒋介石撤掉省主席后,仍念念不忘办学兴校。他曾说:“陕西省的主席不干了,在自己家乡,由自己出钱办一年学校,这一点权力和自由总还可以有的吧。”于是出资在家乡蒲城开办尧山中学。为了让学生有实习田地,还购置了3000亩土地作学校农场,又成立了勿幕图书馆,当时藏书为陕西第一位。另外,他还计划兴办简易师范以解决师资来源(23)。受其影响,十七路军汽修厂于1938年又创办了西北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培养当时最急需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
  第四个贡献是培养骨干人才与派遣留学生。早在靖国军期间,他就先后派王世英、任云章、刘云龙、周某等人分赴广东、四川讲武堂及黄埔军校学习深造。黄埔一期中陕西学员较多,与杨虎城的派遣资助有很大关系。此后,他又资助派遣大批陕西进步青年出洋留学,著名的留学人员有赴日的王炳南(后赴德)、袁若愚、李敷仁、李子健、刘佛吾等;赴德的郭则沉、江隆基、韩鲁等;赴法的潘自力;赴英的原正庭、蒲克敏、亢心栽等(24)。许多赴外青年学成回来后,都成为实业建设、革命工作的骨干力量。 
  三、教育思想形成之原因
  毛泽东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14)。杨将军教育思想形成之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来文化的冲击,是杨将军教育思想形成的国际因素。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那样:“近百年来,旧中国的教育受外国的影响”(15)。鸦片战争爆发,闭关政策破产,外来的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意识形态的各方面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纲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洋务派奉行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孙中山的“将取联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文化而融贯之,”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对外来文化进行长期的历史性的反思,“教育救国论”为人所倡导,各种新学也为人所创办。杨将军两次出国(1929、1937年后)“西方学者治学专挚,有磨穿铁砚精神,”使他为之倾倒,深深感到“知识是一切事业的基本条件,有了知识,才能革命,才能救国”。
  第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杨将军教育思想产生发展的国内条件。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外忧患,分裂割据。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及革命救国,众说纷云,在教育方面更是纷繁复杂。在全国,传统的私塾式封建儒家教育尚未完全解体;新兴的民族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教育正方兴未艾;宗教的殖民地的奴化教育仍是“天各一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教育日臻勃兴,杨将军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不断地产生并深入发展的。
  第三,家庭出身及其周围人的影响是杨将军教育思想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杨将军出身贫苦,幼年只读过两年私塾,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吃过文化欠缺的苦头,这对杨将军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杨将军教育思想形成来看,他还受到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普及教育思想的影响。孙中山在他理想的三民主义共和国蓝图里,设想每个人都应该终身接受教育,通过教育学会管理国家的本领,成为国家的主人翁。所以,办学校是国家当政者的最主要任务。他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将“厉行教育普及”定为一项重要的“对内政策”。在这一前提下,孙中山教育思想中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目的,他反对封建时期读书只求“入学、中举、点翰林做大官”的思想,要学生立志为“大家谋幸福”。对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或物质文明,孙中山认为“外国人的长处是科学”,因而我们“迎头去学”,而且应当“由浅而深”,“由近及远”,“由简及繁”(16)。这些教育主张,对杨将军教育思想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四、简短的结论
  诚然,思想家之所以配称为思想家,就是因为他是走在自发运动的前面,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先了解运动的物质因素,更先解决自发遇到一切理论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组织的问题。而杨将军以从事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思想,不仅解决了当时西北国民教育所需的理论,而且指导教育的实践。尽管这些不仅是他个人努力的产物,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仍不失为一个有为的教育家。
  毋容置疑,杨虎城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特别是在陕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①②③④⑤⑧⑦⑧⑨⑩(11)(12)(13)(18) 刘永瑞、丁雍年主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1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15) 《周恩来教育文选》。
  (16)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17) 《在泾阳各界欢迎会上的讲话》、《新秦日报》1930年12月10日。
  (19)(23)(24) 米暂沉:《杨虎城将军传》,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8月版。
  (20)(21) 《有全省教育局长会议第三次大会上的讲话》。《新秦日报》1931年3月6日、9日。
  (22) 魏永理主编:《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发排样本)。 

文博/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主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期(总第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