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二十 “中条山的铁柱子”(下)

王宇明

                    
  “六六”战役后,日军于9月、10月、11月和12月,对中条山又进行过四次规模较小的“扫荡”,都被我军粉碎了。
  1940年以来,中条山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时期。赵寿山军长学习共产党、八路军建立敌后根据地以坚持长期抗战的经验,他也提出了建立中条山抗日根据地的口号,教育部队树立坚持长期抗战的思想。
  4月上旬某日上午,三十八军在望原村一排窑洞前面沿沟的开阔地上,召开军部机关和直属部队动员大会,由赵寿山军长以《建立巩固的中条山抗日根据地》为题,做了生动活泼、鼓舞人心的长篇讲话。
  时年,赵寿山46岁。身材魁梧,体格结实,着一身半旧的灰布军装。他站立桌前,操着浓重的陕西关中口音讲道:“我们进入中条山抗战已经快两年了。日寇大规模的‘扫荡’已进行了十次,都被我们粉碎了。”但是,他问大家:“弟兄们!日寇还会不会向我们进攻啊?”
  大家高声喊道:“会的!”会场活跃起来。
  赵寿山接着讲:“大家说得很对。日寇一定会向我们发动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进攻。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在中条山坚持长期抗战的思想,随时准备粉碎日寇新的进攻。”
  赵寿山扫视了一下会场,他加重语气讲道:“为了坚持长期抗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巩固的中条山抗日根据地,完成我们保卫黄河、保卫西北、保卫国家的神圣使命。”为此,他着重提出三条要求:
  (1)坚持贯彻“三大禁令”(禁赌、禁嫖、禁吸毒)、“四大口号”(自我教育、自觉纪律、经济公开、人事公开),搞好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做到精诚团结,兵强马壮,铜墙铁壁。
  (2)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坚持游击战、运动战。为此,我们要加强战术、技术训练,加固防御工事,认真总结作战经验,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3)组织部队帮助群众春种秋收,发展生产。部队也要亲自动手,养猪种菜,改善部队生活,减轻群众负担。他号召部队自己动手,打100孔窑洞,争取逐步从老百姓家中搬出来,减少群众麻烦,进一步改善军民关系。
  赵寿山接着讲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军很可能在最近对我中条山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此,我们要加强战备,特别要树立敢于打大战、敢于打恶战的英雄气概,发扬‘六六’战役的战斗精神,决不能被日寇的嚣张气焰所吓倒。”
  讲到这里,赵寿山憨厚地笑了笑又讲道:“咱们关中有一句话粗俗的话,说你要日驴就别怕驴尥蹶子。(大笑)日寇要‘扫荡’,我们就要反‘扫荡’。日寇这头野驴子,它要尥蹶子,我们就用机关枪、手榴弹揍它的屁股(笑声)。这还不够,最后我们还要用飞机大炮把这头吃人的野驴子赶过鸭绿江!大家说好不好啊?”
  “好!”会场活跃,全体官兵高呼抗日口号,长时间热烈鼓掌。
  赵寿山性格豪放坦荡,讲话慷慨激昂,感染力很强。他接着讲道:“弟兄们!我们每一个爱国军人,都要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寄托。我们的精神寄托就是抗日救国,收复国土,把日本这头吃人的野驴子赶出中国去,让全国的同胞过自由幸福的好日子。有了这种精神寄托,我们打起仗来就不怕艰难困苦,就不惧流血牺牲!”
  赵寿山深刻动情的讲话强烈地感染着每个官兵,会场一片肃静。
  这时,赵寿山从桌子上拿起一页纸,提高嗓音讲道:“弟兄们!你们知道咱们老西北军的领袖冯玉祥将军吗?”
  “知道!”大家高喊。
  “我在重庆开会时,冯先生赠我一首诗,是他自己写的,题目叫《献身》。我给大家念一念,作为我今天讲话的结束语:
  献身给国家,不怕刀砍和枪杀;
  献身给民族,情愿粉身与碎骨。
  民族生存,我方生存。
  国家自由,我方自由。
  我身虽死,换得国家自由。”
  肃静片刻,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衷心拥戴!这掌声,是甘为祖国献身的钢铁誓言。
  动员大会后不久,日寇新的“扫荡”就开始了。
  1940年4月17日,驻运城、安邑的日军二十师团主力和三十七师团之一部,附飞机、大炮联队,约1万余人,又向我中条山大举进犯。
  此役,敌之动向完全被我侦知。日军由安邑、夏县、张店分三路向我中条山三十八军阵地进攻。企图是:占领中条山腹地望原,聚歼三十八军,进而控制整个中条山。
  赵寿山面对日军来势汹汹的进攻,沉着指挥我军按照预订计划,对日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后,主动避开敌锋,逐步后撤,诱敌深入。日军乘势攻占我平陆、茅津渡以及古王计王、东西延村等阵地,形势—下子变得异常紧张严峻。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视敌情相当严重,为了保存我军实力,寻机破敌,令其参谋长郭寄峤从洛阳给赵寿山打来电话。
  郭说:“日军兵力过重,望原恐怕是守不住的,卫长官要你主动放弃望原,指挥部队冲到敌后去打击敌人。”
  赵寿山对着耳机高声说:“望原是中条山的心脏,望原丢了,中条山也就丢了。敌人就要过黄河,关系太大啊!因此,我决心不惜代价坚守望原。”
  郭寄峤原想,赵寿山为了保存部队实力,一定会乐意执行此项命令的。没有料到他竟提出固守望原的意见,实为他担心。于是问道:“那你守不住怎么办呀?”
  赵寿山坚决表示:“请你报告卫长官,我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一定能守得住。如果望原有失,就请杀我的头!”最后一句,他说得特别动情坚毅。
  郭见赵胸有成竹,态度如此坚决,也再未坚持,最后说:“那就请你看着办吧!”
  赵寿山是一位足智多谋、胆大精细的将军,而不是鲁莽蛮干的武夫。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他亲自带着连以上军官勘察地形,亲自进行兵力火力部署,亲自进行战斗动员,从各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
  4月23日,赵寿山指挥三十八军在张茅公路以东地区,与敌展开激战。我军连续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日军不服,恼羞成怒,疯狂反扑。敌人组成四路纵队,打着太阳白旗,嚎叫着像恶狼一样向我军阵地冲杀过来。我军官兵奋勇还击。日军哪个纵队冲不上去,哪个纵队的指挥官就被执法队当场砍死。赵寿山亲眼看到有四个指挥官被当场处死。
  我军在毛家山、窑头村一带的阻击战也打得非常激烈。十七师九十七团的排长马勤动(中共地下党员),英勇顽强,指挥全排弟兄与敌展开厮杀,坚守阵地,寸步不让。但因敌众我寡,战至最后,全排官兵壮烈牺牲。独立四十六旅在白坡头村和双槐树与日军展开激战。郭屏藩连和鲁世英连打得异常顽强,阵地失而又复,反复达八次之多,给敌以重大杀伤,我军也付出沉重代价。在双槐树激战中,电话线被炸断,指挥一时中断。在此紧急之时,共产党员赵书文不顾个人安危,独自跑上阵地,传达命令,抢修线路,并协助连长指挥战斗,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我军的有力打击之下,进攻中条山东段的日军被迫北撤。赵寿山及时命令十七师乘胜追击,迅速收复淹底村、狮子沟、庙凹、堯店、古王计王、东延村、西延村等阵地,毙伤日军2000多人,张茅公路以东地区遂告恢复,望原阵地,岿然不动。
  在三十八军与日军激战的同时,九十六军在平陆以北地区猛烈攻击上下张村之敌,破坏伯南镇至二十里岭之公路,打得敌人东西难以兼顾,有力地配合三十八军击退进攻望原之敌,其功亦不可没。
  此次战役,历时半月。我军以伤亡3000余人之重大代价,粉碎了日军对中条山发动的第十一次进攻。史称“四一七”战役。
  战役结束后,赵寿山高兴地给西安家中打电话,告知望原之胜利喜讯。恰逢小孙女出生,妻子黄居仁刚接生完,净了手就来接电话报喜。赵寿山闻之,真是喜出望外。他大声笑道:“真是太好了!前方有喜,后方亦有喜,这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啊!”夫人也高兴地请他为长孙女起名。赵寿山略加思索欣然说道:“为了纪念此次战役的胜利,就叫‘望原’吧,让娃娃长大了也要知道抗日救国的历史啊。”而今,望原已经50多岁了,在北京工作。这乃是大历史中的小花絮。
  对赵寿山在中条山指挥部队作战的情况,国民党的记者金在镕在当时的《扫荡报》上以《苦守中条山的赵将军》为题,做了比较真实、生动的报道。他一开头就这样写道:“敌人进攻中条山有11次了。每一次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这完全是我们坚守在中条山上的几十万大军的光荣功绩。赵寿山将军便是这些使敌人闻声胆寒的辉煌人物中的一个。”赵寿山“在华北战场当中,负有极大声威,曾被蒋委员长誉为‘抗战第一功’;卫立煌将军,他在几次中条山的恶战之后,送给赵寿山军长一个称号,称他为‘中条山的铁柱子’。这个称号对于赵寿山军长是非常贴切的。他那高大的身材,雄伟的体格,站起来就像一根柱子、一座塔一样。两年来,他率领着弟兄们,坚守在中条山,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犯,就好比是一根铁柱子撑持着中条山,把我们的阵地守卫得越加坚牢而不可侵犯了。”①
  ①《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479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