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五十六 与张治中将军深谈

王宇明

                   
  黄爱民、蒙定军走后,赵寿山感到,虽然进行了一些伪装,但时间长了仍恐敌人看出什么破绽,心神忐忑不安。
  车到山前自有路。可巧此时,国民党的张治中将军接替朱绍良新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住在迪化市(今乌鲁木齐),邀请赵寿山去新疆一游。同时,迪化市市长屈武和河西警备总司令陶峙岳也请赵寿山去迪化小住。
  赵寿山考虑,此约可行。一来嘛,与国民党军政要人接触可以转移敌人的视线,麻痹敌人的思想,减少对自己的注意。二来嘛,可以趁此机会做做张治中和屈武的工作。三来嘛,可以顺便了解一下新疆的军事政治情况,这对于将来我们解放新疆解放西北都是有好处的。
  9月14日,赵寿山到了迪化,住在屈武家中。
  屈武,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爱婿。1919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后,6月间作为陕西省学联代表参加了北平学生向总统府的请愿活动,“血溅总统府”。早年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思想进步,主张国共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职),同赵寿山既是陕西乡党,又是志同道合的挚友,关系极为笃厚。他们久别重逢,自是格外高兴。
  屈武将张治中来新疆后的工作情况和当地政治军事情况向赵寿山作了详细介绍,两人对新疆的形势及各个重要人物的思想状况、政治倾向一一作了分析,认识一致。赵寿山也讲了共产党、解放区及国民党上层腐败黑暗的一些重要情况。他特别叮咛屈说:“新疆迟早是要解放的。希望你好好工作,为将来争取新疆的和平解放作些准备。对张(治中)先生要表示尊敬,给予帮助。同陶峙岳要搞好私人关系,以备反共高潮到来时能得到他对你的掩护。还要注意同维族干部及苏联驻迪化市领事馆搞好关系。”
  稍顿,赵寿山又满怀信心地说:“我估计,新疆很有和平解放的可能,希望你坚决朝这个方向努力。将来胜利了,我可能在兰州或西安飞机场迎接你。”
  对后边这句话,屈武当时并不十分相信,但还是高兴地说:“那好,那好!”
  挂钟的时针指到凌晨4时,两个朋友越谈越深。赵告屈,他这次来想要做做张治中的工作。屈积极赞成。最后,赵把他要回延安的意图也告诉了老朋友。屈武听了惊喜地连声说:“好,好,好啊!”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赵寿山的预言神话般地实现了。三年后,即1949年新疆果然和平解放了。屈武由迪化飞抵西安时,在西关飞机场迎接他的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将军。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屈武握住赵寿山的双手,异常激动地说:“寿山兄!这才几年的功夫,你说的话都实现了啊!”这是后话。
  赵寿山新疆之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做做张治中的工作。
  赵寿山知道,张治中上将乃是国民党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抗日爱国,主张国共合作。1945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时,他主动腾出自己的宅院供毛主席和中共代表团使用。为谋求国内和平曾三赴延安迎送毛泽东,有“和平将军”之美称。他对国民政府某些措施不满,对宋子文和陈果夫、陈立夫也有意见,但对蒋介石则很忠实。
  张治中也知道,赵寿山思想进步,精明强干,抗战有功,所以对赵也较尊重。在重庆的一些会议、宴会和其他迎送场合,都没有人敢接近赵寿山,惟有张治中常常主动地同他打招呼。
  赵寿山分析,张治中对蒋介石忠实,有其历史原因,也可能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黑暗腐败的情况还不深知。利用这次机会揭揭蒋家王朝的老底,至少可以减弱他对蒋介石的向心力,这对将来解放新疆解放西北都是很有意义的。
  未出所料,赵寿山到新疆后受到张治中将军的热情接待。张平时召开一些会议时都请他参加,并让他讲话。赵则非常谦虚,总是以客自居,一言不发。
  某天晚上,张治中在家中请赵寿山共进晚餐。饭毕谈话时,张征求赵对新疆工作的意见和对干部的看法。
  赵寿山说:“我是客人,平时你在会上要我讲话,我没有讲。今天我们是在家中讲私话,我有什么看法就可以随便谈谈了。”
  张问:“你到迪化已经半个多月了,都同哪些人有过接触?”
  “我同许多人有接触。”赵说:“阿合买提江请我吃过饭,同阿卜素夫、鲍尔汉等人都交谈过。”
  “你对他们是怎样了解的?”张问道。
  赵答道:“阿合买提江很健谈,说话精炼有力,身材魁梧,这个人了不起,将来是一个很好的外交家。阿卜素夫文质彬彬,似有诸葛亮风度。鲍尔汉懂三四国语言,也是了不起的大人才。”
  稍顿一下,赵接着说:“我感到他们对张先生都非常敬仰。我看有张先生坐镇新疆,新疆是可以平安无事的。”
  张说:“新疆虽然民族多,情况复杂,但我觉得只要处事宽大公道,是可以平安无事的。”
  赵接上说:“依我看,在你的一般干部中,想升官发财的人居多,能给你起助手作用的只有刘孟纯、屈武和刘泽荣三人。”
  张赞同地点了点头。
  过了两天,张治中单约赵寿山去红岩池畔野餐。赵分析,只约我一人远郊野餐,很有可能要讲一些重要的问题。心想,深谈的时机到了,不能错过。
  晚上,赵寿山同屈武商量。说:“张先生约我明天野餐,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把蒋介石独裁统治的腐败黑暗统统揭出来给张先生听听。你估计,他会不会因此把我扣起来?”
  屈沉思片刻,摇头道:“我想张先生这个人,他也许不同意你的看法,但不会因此把你扣起来的。”
  于是,赵寿山决定,当张之面,大揭老蒋。
  翌日,赵寿山与张治中分乘两辆高级黑色轿车出了迪化市区向南疾驰。时值秋季,天高云淡,气候宜人。到红岩池后,铺开军毯,摆出面包、水果、罐头、美酒,待秘书、司机和警卫人员走开后,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谈了起来。
  张说:“平时开会我请你讲话,你是一言不发。那天在家中也不便深谈。今天,我也没有邀请别人,我们两个可以好好谈谈。”
  赵恭敬地说:“我愿聆听张先生的高见。”
  张诚恳地说道:“你在西北工作时间长了,这次来新疆也多日了,请你谈谈对新疆和西北工作的意见。”
  赵说:“好。我讲的意见不一定对。张先生这样客气,我就把所有的看法倒出来,供张先生参考。”
  赵略加思索,缓缓说道:“依我看,西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新疆。我过去也想搞大西北主义。起先我是帮助冯玉祥将军。冯曾说过:‘西北是后花园,中原是前花园。现在人们都争着到前花园摘花,而后花园荒芜了则无人管。我看应先把后花园建设好,然后再到前花园去摘花。’我很赞赏冯先生讲的这个观点。但他不大懂政治,也没有照他讲的话去做,后来失败了。在30年代,我帮助杨(虎城)先生也是想搞大西北主义。如果他们能以潼关作大门,背靠苏联,搞好新疆,团结好少数民族,本是可以大有可为的。但由于种种的原因都没有搞成。回想起来甚为遗憾啊!”
  赵寿山见张治中听得认真,又提高嗓音说道:“我建议张先生,先把国民党在新疆的军队抓到手,建设好,再把与地方军队的关系搞好,团结刘孟纯、屈武、刘泽荣,并通过他们再把当地干部团结好,先整顿好新疆,再整顿陕甘,我想,一定大有可为,大有希望的。”
  张治中一边仔细听着,不时点点头。这时,他把话锋一转,又问道:“现在,国共合作又成了大问题。在华北,不断发生军事冲突;在中原,内战越打越大。依你看,我们的前途将会怎样?”
  赵寿山听了不由得感到非常高兴。他想,张先生这个题目出得好,大揭老蒋的时机到了。但他没有马上答话,喝了一口酒才缓缓地说道:“今年春天,蒋公在西安时对我讲过,说打内战他有把握。依我看,我们不一定有把握。”
  “我们有美国的帮助,力量很大呀!”张顺口说道。
  “美国帮助再大,蒋介石也是要失败的。”赵接上说。
  张治中听了赵寿山讲的话,深感重要。接着讲道:“我知道你思想进步。在抗日战争中,你的十七师在河北保定,山西的娘子关;你的三十八军在中条山、在黄河桥头堡都打得很好,屡立战功。只是委员长听信了一些谣言,就不敢对你放手使用。”
  他抬头看了看赵寿山,又说道:“人家都说你是共产党。你看在重庆每次的宴会上,人们对你都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敢同你接近。我看你孤立无聊,每次见面总要与你打打招呼。”
  赵寿山感激地说道:“张先生对我的爱护,我时刻不忘。”稍顿,他坦然地问道:“人家说我是共产党,张先生你看我是不是?”
  “我知道你不是。”张毫不犹豫地说道。
  “共产党是不要我的。”赵说:“不过我与有些人的认识与主张是不同的。我认为抗日也好,建国也好,都应贯彻孙总理的三大政策,一定要联俄联共。有些人则搞成了反苏反共。问题就出在这里。我这个想法也不是什么秘密。在庐山时,我对委员长也讲过,还建议他尽快改编红军,调到敌后打游击战。我考虑,只要对国家有利,我本人没有什么,流言蜚语尽它去吧。”
  张治中同情地不断点头。
  赵寿山谈兴愈浓。他点了一支雪茄烟吸了起来。又故意地把话题转到蒋介石身上来。直言不讳地说道:“现在,蒋介石南京政府,不但反苏反共,而且贪污腐化,派系林立,争权夺利,把国家弄得一团糟,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这种状况,真令人寒心啊!”
  张顺口而出:“这都是CC陈果夫、陈立夫和陈诚等人乱搞的。” 
  “我看不尽然。”赵说:“蒋公是国家最高领导,其咎在他。蒋这个人,就是用旧道德衡量,也都是最坏的人。为人没有一点诚意。人家说他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我看一点也不过分。对谁都是欺骗不信任,就是对你张先生也不例外。”
  “委员长对我还是很信任的。”张说。
  “我看不一定。”赵说:“向来边疆大吏一定要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信任,不然一事无成。可是委员长对张先生还不如慈禧太后对左宗棠。左宗棠给朝廷上疏,慈禧就不交给军机大臣处理,自己就批发了。可是你两次给委员长的报告,他都交给宋子文核办。张先生,咱们说心里话,这是信任你呢还是信任宋子文呢?”
  张治中点点头,沉思不语。
  赵寿山见张治中听得动情,于是进一步说道:“蒋介石事实上已经成了孙中山先生的叛徒,他的所作所为都与三民主义相对立。孙先生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蒋介石则是集中地权,发展四大家族财阀。有人估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产可供全国的老百姓吃45年。这个账算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蒋宋孔陈’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实在太多了。搞得老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蒋介石可谓是造孽深重,民心丧尽,前途非常危险啊!邵力子先生曾对我吐露过:‘不管人家共产党怎么样,国民党是腐朽了。它像一座梁柱已被虫蛀空的大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倾倒下来。’我认为邵先生的见解是很深刻的。”
  赵见张只听不语,若有所思,便把话锋一转,恳切地建议道:“我建议张先生,以西北为根据地,拿出孙中山先生的真三民主义来,作为中流砥柱;我看前途是很大的。如果能背靠苏联,对内实行联共,清除外侮,进而在全国清党救国,推翻蒋介石,将来的大总统还不是张先生的吗?!如果张先生能这样做,我从美国回来,一定到西北来工作,无条件地助你成功。”
  野餐变成了长谈。一个谈得起劲,一个听得认真,谈话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张治中看了看手表,抬头对赵寿山郑重地说道:“咱们今天谈的时间很长了,问题也谈得很深。该谈的谈了,不该谈的也谈了。不过有一点请你放心,我决不会把你讲的话外露一点。”
  赵寿山听了这句话,如释重负。感激地说道:“我对张先生是很信赖的。如果你会因此对我加以制裁,这些话我也就不讲了。”
  张叮咛道:“你快去美国转一趟,回来以后咱们再共事。”
  晚上,赵寿山回到屈武家中,把他同张治中谈话的内容一五一十地都对屈武讲了。屈听了高兴地朗朗大笑,非常赞许地说:“寿山兄啊!你真是咱陕西的楞娃呀,谈得好,骂得美!”
  后来,赵寿山每每回想起这次谈话来,都感到相当冒险。但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也就豁出去了。
  张治中将军是一位很讲信义的人。这次谈话的内容一点也没有外露。直到1949年,张治中在北平起义,担任了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共中央西北局为他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才风趣地对彭德怀、习仲勋诸同志说:“1946年赵老在新疆时,敢对我大骂蒋介石几个钟头,真是革命的‘二杆子’!”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