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许权中>许权中参考书架>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

  


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许权中旅在商洛的活动情况

胡 震

                                          
  我是河北省邢台县人。小时在家乡上学,因家境贫寒,于一九二五年到河南开封考入国民二军学生队。一九二六年初,国民二军在河南失败,学生队解散,我随军退入陕西。后经高景明介绍到陕北井岳秀部当连长,住在神木县。一九二七年春,黄龙舜介绍我到西安入中山军事学校,校长是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政治保卫部部长史可轩,副校长李林,政治部主任邓希贤(邓小平),总队长是国联驻陕总部政治保卫部保卫队队长许权中,高文敏(高克林)是组织科长,党内是总支书(党内职务是后来听说的)。
  一九二七年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将邓希贤、李林等共产党人“礼送”出境,命令中山军事学校和政治保卫队合编,开赴洛阳与他的军事学校合并。
  部队撤离西安,经草滩到达临潼县交口镇时,接到省委指示,让不出陕西,在渭河以北扎下根,“找主求生”。在富平美原镇,史可轩被地方军阀田葫芦(田生春)杀害,许权中即回队率部,与冯子明谈判并达成协议,归属冯部,编为一个旅,旅长许权中,开赴临潼关山镇驻防。
  此时许旅参谋长韩威西,参谋主任申既枝,旅部书记长张汉泉。党内杨晓初是旅党委书记,高文敏是搞组织工作的。我就是八月在关山经廉益民(卢少亭)、张汉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许旅下辖三个营,即原政治保卫队改编的一、二两个营和原中山军事学校学员编的教导营。教导营营长高致凯,政治部主任廉益民,共三个中队(连),我是一个中队的区(排)队长。
  许旅在关山不几个月,又开到高陵县。在高陵,部队收编了一部分民团,陈伯奇、杨复斋、李蕴山、许志轩等就是那时来的。
  这时,冯玉祥命令冯子明出关,到河南洛阳去。我们在蓝田县许家庙,与冯子明闹翻了,枪毙了惠介如,驱逐了韩威西,随即脱离了冯子明,归属驻商洛军阀李虎臣,经商县黑龙口开赴洛南县,冯子明则进秦岭向东南出荆紫关到河南去了。
  许旅到洛南后,部队分别住在景村、寺坡、黄村(三要司)等地,旅部驻扎在黄村路北边一个大地主的家里。不久,省委即派刘景桂(刘志丹)、唐澍、谢浩如(谢子长)、王泰吉、雷天祥、周益三等人到许旅帮助工作,他们大都是在陕北李象九旅搞暴动失败后来的。这些人来后不久,即对部队进行了整编,除原教导营、手枪队外,新成立两个步兵团,还有从高陵、洛南收编的民团也给了番号。此外,还新成立了修械所、卫生队等。任耕三原是营长,这时当了团长,这个团共两个营,杨复斋是其中的一个营长。我当时在这个团二营八连当连长,同时又是团里的青年团特派员,旅青年团特派员是张慕涛(临潼人)。党的组织,我记得旅党委书记仍是杨晓初,高文敏还是搞组织工作。
  在黄村,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整训。同时还收编民团,消灭土匪武装,发动农民开展与土豪劣绅的斗争。化装成农民在鸡头关等地开展秘密宣传,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有时公开行动,秘密配合农民群众打土豪和土匪。商洛地处大山之中,兵匪一家,地主阶级依靠民团对农民的压迫剥削十分残酷,反对地主剥削必须与打击地主武装同时进行。有一次,我们穿上便衣,由张汉泉带领,趁黑夜到洛南县城东关打了一家地主。我们那个营是旅的基干营,在鸡头关成立农民协会期间,还到山阳县城打过一家姓栾的地主,在城里还住了好几天,伪县长很客气,并说他将准备些钱去西方留洋,接受新东西。那时打地主土豪大都是根据群众的检举搞的。部队还派出便衣队在鸡头关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群众起来后把一个土豪用锄打死了。
  我初到黄村时患伤寒病,住在路北一个小中药铺,由一位老中医治愈。那时部队的医疗设备非常简陋,只有几个护士,医生多是乡下动员来的土医生。
  部队在黄村时,发现灵口一带住有反动民团,对我们极为不利,于是任耕三团便进驻灵口街,很快把这个民团消灭了。
  在洛南时,部队有了很大的发展。记得当时除收编民团外,很多青年农民把头上的辫子剪了参加部队,这些人约占新兵总数的一半。使部队在开赴潼关时由原来的一千三百多人发展到两千多人。
  许权中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威信很高。文艺宣传队的同志仿照秦腔戏唱腔编一回戏,唱词有“许权中打坐在洛南地面,看一看我朝内谁是能员,文凭着申既枝能掐会算,武凭着任耕三保我江山。还有那四将员能征善战……。”依此来歌颂许权中和团结新收编的人。
  由于许旅在洛南搞得很红火,引起了李虎臣的警惕,以开会为名令许权中亲赴商州查问。当时许带着几个警卫员,并把打土豪搞到的粮食用毛驴驮上送给了李虎臣,对李的考问镇定自若,以理辩答,解除了李对许旅的怀疑。李虎臣和许权中都是临潼人,明知他是共产党员,但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对我们的活动也佯装不知,我们则巧借军阀掩护,扩大革命力量。
  渭华起义前夕,许旅约四五十人由雷天祥带队,从洛南开往华县高塘参加农民暴动,主力部队则开到潼关与冯玉祥开战,只打三、四天就撤了。我看到撤下来的有一半人,撤退是党组织决定的,刘景桂、唐澍只通知到党员干部,非党员连、排干部及所部都甩下了。当时只通知到华县高塘集中,至于到高塘干什么,大家都不明白。连任耕三都没有撤下来。许权中、杨晓初是后来才撵到高塘的。部队到高塘后,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成立了工农革命军,刘景桂任军委主席,唐澍任总司令,廉益民任政治部主任,王泰吉任参谋长,许权中没有给职务,带着骑兵队那里紧了向那里去。所属部队编了四个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赵雅生,第二大队大队长谢子长,第三大队有名子没部队,是虚设的,雷天祥、武丕谟也当过大队长。手枪队队长张汉泉。武丕谟到高塘时间不长就不见了,听说他带了一批打土豪获得的大烟土和钢洋跑了。我当时任二大队一个中队长,住在高塘附近的王家岩,在敌人袭击时退到涧峪口,手臂负伤,后退到洛南两岔河。张汉泉在魏凤楼骑兵进攻时负伤,后由张归仁护送西安同仁医院治疗。赵雅生一大队退驻保安镇,其余部队分别从高塘附近的各个峪道退入南山。
  我们从涧峪口退到两岔河时,当地的麦子还没有收完。部队在那里组织了一个临时医院,有三、四十名伤员,连长卢子源(河北省交河县人)也在那里养伤。医院设在两岔河街中一座破庙里,由张归仁负责看护,设备很简陋,用老百姓的笨剪刀做手术。部队在两岔河住了大约一个星期,驻保安的赵雅生大队被潼关下来的李虎臣几个残旅包围,唐澍带队去增援,临走时集中武器,把我的驳壳枪和卢子源的步枪也拿走了。后来传来消息说唐澍和赵雅生都牺牲了。
  保安战斗失利后,我们退到蓝田县张家坪,这时部队仅有二、三百人了,刘景桂、高文敏、王泰吉等人都不见了,只见到许权中一个人。一路上地主武装、红枪会还不时来包围我们。到张家坪后即把部队交由许权中指挥。
  我到张家坪住了两天,和卢子源一起见到了许权中的警卫员陈春荣,他把我俩带到一个小山坡上找见许权中,陈春荣还给我俩烙的饼子吃,许权中让我俩到西安去找团省委,因为过去我们给团省委写过报告,知道团省委的联络地址。我俩到西安团省委所在地,一个身着睡衣穿拖鞋的人开的门,盘问了半天,没有接上关系。没办法,我俩只好凑了二十四个铜板,讨要回到了河北老家。(李存哲 卢必忠 记录整理 )
  注:①胡震,原任河北省政协常委。现离休。
  ②指陈伯奇、李蕴山、杨复斋、许志轩。
  

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中共商洛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洛南县委党史办公室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