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志》
原称响岔桥,在榆林城西南2.5公里榆溪河,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十年(1671)乾隆三十一年(1766)、嘉庆二十二(1817)3次修葺。清咸丰十年(1860)知府刘廷鉴认为城西榆河床淤沙成埠,水溢泛滥,致城西之田、学宫、官署,半陷于沮洛之中,全为响岔桥阻流而致,故将此桥移建稍南之高埠,同治元年(1862)2月告竣,更名永济。此桥基为大石砌筑,桥身用砖砌拱洞,共3孔,总长36米,桥面宽7.7米,总高8.8米。现桥石板拦拆毁,1990年列为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 《榆林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