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榆林>榆林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红石峡摩崖石刻

《红石峡》


  在红石峡东西石窟外的石崖上,现存明成化年以来大小摩崖石刻字幅185块,其中东崖126块。刻字大者4.5米见方、小者0.03米见方,字幅长宽有达44.8平方 米,也有1.8平方米的,布满东西悬崖,琳琅满目,几无空隙,东崖高12米、长250米,西崖高18米、长284米,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泳等。明代嘉靖年间多为题诗、纪功、纪游,如嘉靖十五年(1537)十月延绥镇兵备副使张珩在东石崖上刻纪出击鞑靼获胜“诸将振赈凯旋大会于红峡”的战功,又如嘉靖二十六年(1547)三边总督曾铣题刻《山墩望套》诗。明万历年间多为巨幅大字题刻,如万历九年(1581)巡抚王汝梅题刻的“龙蟠虎踞”、万历十四年(1583)兵备副使李春光题刻“万里长城”、万历二十七年(1599)巡抚陈性学题刻“雄石封关”、万历四十四年(1616)巡抚刘敏宽题刻“华夷天堑”等,多分布在西崖上。从摩崖石刻的内容看,有感叹历史之悠久,赞颂红石峡境地之优美的,如“禹迹摩崖”、“中华天柱”、“天外奇峰”、“瀚海蓬莱”、“开天图画”、“天成雄秀”等;有形容其军事地位之险要的,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钥”、“雄镇三秦”、“榆关雄山“、“威震九边”等,有表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如“中外一统”、“蒙汉一家”以及蒙文石刻等。从书法艺术而论,诸家书法并存,正、草、隶、篆俱全。笔力雄健,气魄宏大。其中清康熙、雍正年间榆林书法家陈璋所书:“三山拱翠”及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字迹苍劲。更有蒙文题刻,是红石峡摩崖石刻瑰宝之一绝。
  清同治年,榆绥总兵刘厚基维修红石峡寺庙后,请左宗棠、李鸿章、贺寿慈、吴大徵等名臣文卿题词赐楹联,并将这些题词、楹联刻成石匾镶嵌在红石峡石窟庙殿里或石崖上。“文革”中,这些珍贵石匾和石窟庙殿内石雕、泥塑、石刻及门框、亭阁等尽遭破坏,荡然无存,一些摩崖石刻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1982年红石峡石窟、摩崖石刻列为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1986年政府先后拨款16万元进行维修,并收集回左宗棠书的“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及吴大徵等人书的一些石匾刻和10多块东汉墓葬画像石(详见馆藏文物)。红石峡摩崖石刻是我国罕见的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

出处: 《红石峡》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