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文史》第五辑
庙原在县城北龙屋村原上,龙屋原曾名“寿峰山”。《关中胜蹟图志》记载:“寿峰山在淳化县北二里,一统志俗呼为三楞山,或谓即《甘泉赋》所云‘楞峦也’。”《金石萃编》记:“岱岳庙在淳化县北二里高岗上,其山名寿峰山。”寿峰山俗谓泰(岱)山,即岱岳庙所在的山。乾隆《淳化县志》著录《重修岱岳庙记》描述泰山道:“中峨而峙,两川带之,北通石门达子午……。”所记与今龙屋原相合。
据旧文献记,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在今龙屋原建有寿峰寺,宋代建有崔府君祠,金大定中改建为东岳庙,即上述岱岳庙。“清乾隆四十三年,知县万廷树捐俸重修献殿三间,正殿三间,寝殿三间,东西廊房十六间”(乾隆《淳化县志》卷九)。东岳庙门称“南天门”,古柏苍翠。“淳化八景”之“天门古柏”,记的就是东岳庙门前的景象。
1949年前后,东岳庙拆毁,今遗址上残碑瓦砾可见。龙屋村存“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和“重修岱岳庙记”碑首两件。《金石萃编》卷一百五十六著录有《淳化县重修岱岳庙记》。
出处: 《淳化文史》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