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咸阳>淳化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金川湾刻经石窟

《淳化文史》第五辑


  刻经石窟位于石桥乡金川湾村西,冶峪河南岸石岩中。坐南向北,依崖凿窟,窟外石崖剥蚀,裂石欲坠;窟内平面略如方形,高7.5米,深5米,宽9米。
  石窟内东西两壁刻满经文,字径1.5厘米。存经可辨认的有:佛说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七阶佛名经,如来示教胜军王经,妙法莲华经,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序品等。从残存字痕计算,两壁刻写的经文共约九万字。经文刻在易风化的细砂壁上,部分经文已脱落难辩了。
  石窟内壁原有半圆雕坐佛像一尊,十年动乱中佛头被打碎,佛身裂为块状。佛像两侧原有胁侍像,现只留残迹。坐佛有舟形背光,背光顶浮雕小佛像七尊,此即谓“过去七佛”,今亦残缺不全。
  坐佛背光沿和西壁正中,有宋代游人刻写题记两处,楷书。背光沿上的题记刻于公元1108年,字径2厘米,两行:“济南王致尧河南刘伯雨大梁赵重道同游大观戊子三月廿七日”。西壁题记刻在经文上,破坏了经文。字径3厘米,四行,局部字划残碎,刻于公元1114年。题记是:“郡丞吕致□邑簿刘泽□政和甲午十月廾七日同游”。
  金川湾石窟游人题记刻写于宋代,经文书写和雕像风格表现出唐代遗风,石窟大约凿刻于唐代初期。在石窟内长篇刻写经文这一形式,实属罕见。刻经保存了唐代经文的原本,遗留下唐代书法的真迹。刻经石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对佛学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出处: 《淳化文史》第五辑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