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县志》
海拔1614.7米。因处于主峰之北而得名。峰顶常有白云缭绕,形似白云托起的石台,故亦称“云台峰”。北峰上通中、南、西、东4峰,下接沟(老君犁沟)、*(左山右童)(千尺*(左山右童)、峡(百尺峡)危道,为攀登主峰必经之地。登峰巅可揽群山,鸟瞰秦川,是登山途中最理想的休息场所。
北峰通道上竖一座石牌楼,横眉镌刻“北峰顶”。牌楼后原依山势建有真武殿,“文革”中毁于火患,1990年起重建真武殿。峰顶有平台,清代建有倚云亭,今废,仅存遗址。
北峰顶北下西折为“老君挂犁处”。传说老君驾青牛犁通犁沟后,将铁犁挂在此处小憩,原铁犁为清代所铸,毁于“文革”期间。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华山时,由黄甫峪登山,首先占领了北峰,其登山路在东崖壁。
出处: 《华阴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