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武吉出世

关金虎


  三千多年前,钓鱼台附近有个集贤村。村里住着一家庄户人家,无儿无女,只有老俩口过日子。男的名叫杨娃,上山打柴,捕猎种田;女的纺织缝补,勤俭持家,日子还算过得去。只是老俩口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倒成了一桩心病。为此,夫妻二人烧香求神,几乎踏断了庙宇门槛。
  有一年,这女人忽然怀孕了。这可把杨娃给兴糊涂洌,今日盼,明日盼,只盼生个好儿男。好不容易盼了十个月,可是,老婆还是不见动静。这可急坏了杨娃。
  春去冬来,年复一年,杨娃老婆竟然怀胎整整十年之久,这才慢慢有了感觉,小腹一天比一天痛得厉害,怕是要生了。果然,这天中午,在一阵紧似一阵剧痛之后,杨娃老婆终于生了。孩子一出世,老俩口却都傻了眼。
  原来,杨娃老婆生的并不是孩子,而是一个又圆又大的肉球。面对这一畸形之物,老婆哭着说:“甭急!你看它还动哩。”
  说也奇怪。这块肉团,自个儿在挪地方哩。这俩口子决定弄个究竟。杨娃将肉团用布包好,放置院中,便与老婆藏在屋内,透过窗户偷看起来。等到天快黑了,还是不有一点动静。老俩口子失望了。低下头去,叹了口气,揉了揉麻木的腿,抬头又向院中望去,肉团不知什么时候移了地方。老俩口没弄清原委,怎肯罢休,但接连窥探了几天,都没弄出个名堂来。无奈,他们只好怏怏不乐地把肉团抱回炕上。就在第三天半夜,杨娃与老伴刚刚睡下,朦胧之中,只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走近身边,对他们说道:“明日午时三刻,持刀将那肉团慢慢切开,定知分晓!”说完,老翁就没了踪迹。老俩口登时醒来,很觉奇怪。
  到了第二天午时三刻,杨娃就照着梦中老翁所说,用刀子将那肉团儿轻轻切开。这一切不要紧,可把俩口子给喜糊涂了。原来,肉团里睡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男孩儿,这会儿正望着他俩笑哩。杨娃老婆赶紧上前,把孩子抱在怀里。
  杨家得子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集贤村。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杨家,有看稀奇的,有来恭贺的。乱哄哄,闹嚷嚷,好不喜庆。小孩见风就长,一口一个“爹”,一口一个“娘”,喜得大伙儿合不拢嘴。都夸这孩子聪明,伶俐。
  满月那天,孩子还没有名字,杨娃就向一个老人请教。那位老人捋了捋胡须,沉思良久,说道:“你们五十得子,孩子又是午时出生,全是个吉利的时辰。我看就叫武吉吧。”
  花开花落,年复一年。转眼之间,武吉长大成人。他已成了个既忠厚,又勤快的小伙子了。
  有一天,杨娃去山里打柴,眼看日头偏西,还不见回家。这可把女人急坏了,便要武吉去看看。武吉走到山里边,才见父亲挑着柴慢慢地往回走。他一问,原来父亲病了。武吉就接过柴担挑了起来。走了两步,觉得柴担太轻,就去山坡上拔下一棵碗粗的树来,把柴禾捆在两头,让父亲坐在树中间,扛着回了家。这可喜坏了父亲,他真没想到亲儿子竟有这么大的力气。
  又有一年冬天,雪下得正猛,杨娃就进山打猎去了。山陡路滑,他不慎从崖上跌下去摔死了。从此,武吉就与年老的母亲相依为命。武吉长大成人,打猎是好手,能挑千斤担。他嫌他父亲留下的木扁担不结实,就请铁匠给他打了根六十多斤重的铁扁担。
  从此以后,武吉就用这根铁扁担,进山打柴,上镇卖草,抚养年老昏花的母亲。
  讲 述 者:康世德 男 56岁 文盲 汉族 农民
  天王镇瓦家坡村
  搜集整理者:关金虎
  流 传 地区:天王镇
  搜 集 时间:1985年11月27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