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新 赵家栋
宝鸡民间传说,如今的围棋,还是我们的祖先——炎帝神农发明的呢。
几千年以前,在宝鸡汘河、清江河、金河、颜家河四水环绕的沃土上,勤劳的羌族先民们,常常在捕鱼打猎、垦荒种植的劳动间歇时,喜欢在地上划一个大方框,框内又划上一些小方格,各自拿着土块或树枝往格内填放,两人对弈,取名叫“填方”或“顶方”。有的把带有标记的木牌,堆在一起,叫做“游湖”;有的还在地上划一个框,备用三个不一样的“棋子”玩,叫做“捉老鳖”。这种原始的娱乐方式,简单有趣,既能使人增加智慧,又能使人消除疲劳,至今仍在宝鸡乡间流行。
有一天,神农到姜水河边游玩,发现经湍湍流水冲刷过的石子,五颜六色,非常漂亮。特别是那白石子,洁白如雪,光滑似玉,那黑石子,油黑发亮,犹如玛瑙。两种石子置放一起,黑白对比,更加鲜明醒目,神农就拣了许多带回家中,劳动休息的时候,同族民一起玩耍。游戏之前,他根据“填方”的道理,在地上纵横各划九条间隔距离相等的线,形成了八八六十四个方格,并规定一方拿白石子,一方拿黑石子,双方交替向方格中填放。如果一方的子被对方四个子围住,就把被围的子“吃”掉,最后看谁留的子多,多者为胜,后人又根据这个道理,经过发展、改造,便形成了如今的“围棋”。
陈生泰讲述
张维新 赵家栋搜集整理
出处: 《炎帝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