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宝鸡》
“出门见喜”、“紫气东来”。宝鸡人很喜欢这两句话,每过春节,都要写在大红纸上,贴于门前墙头,以示迎神接仙,吉祥如意,此话来源于老子骑牛过玄关的旧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道家的创始人。被尊为“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一位被神话了的人物。传说玄妙玉女夜梦流星入怀,怀孕72载才生下老子。又说是玄妙王之女在河边洗衣,河里漂来馒头大一颗李子,她捞起吃掉后怀孕,一直怀了81年才生下老子。一生下就是白眉、白须、白发。母亲就叫他“老子”。他家庭院中有一棵大李树,他便指树为姓。又因他生得美髯广颡,耳有三漏,就起名为“耳”。史载,他曾为西周的守藏吏、主管国家存藏的书简,后又作柱下吏。老子知识渊博,学问深厚,孔子也曾向他问礼。又传,晋时老子曾到天台给葛洪传授“上清灵宝大洞诸经”。唐高宗时到山西浮山县的羊角山,对晋州人吉善行讲“唐公受命符”。唐天宝初年玄宗李隆基曾在长安兴庆宫设华筵款待他。北宋政和二年老子到华阴洞天,给梁先生传授过“加句天童护命经”。在一百二十个童子和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拥戴下飘然而去。这是人们只对老子的敬慕和神化。又传他死于扶风,葬于槐里(今兴平)。现在陕西周至楼观台西有老子墓。
老子骑牛过玄关,说的是周昭王时他骑板角青牛准备西游流沙(今甘肃、新疆一带)时,路过宝鸡大散关,被关令尹喜留住于关下之通仙观中著书讲道的事。玄关遗址在今宝鸡市南天台山之中。关门早毁,关基仍在。玄关内为老子当年传道炼丹的道院。炼丹炉早毁,丹房遗迹尚存。道院西边奇峰嶙峋,怪石成群。有一高约5米的巨石,远看似一道士凝神西望,貌若演讲。石上当年道家插过“掌教法鞭”的窟窿还宛然如故。攀援道院东边的青松藤葛而上,最高处是道家的祖庭道都“玄都”,有玄都洞。洞门大书“弥罗天”三字,洞顶苍松郁郁,云飞霞绕。满山青翠,四野清寂,堪称道家修道炼丹之宝地。《列仙传》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东来,知有真人至。忙令人清扫道路四十里以候。果然老子骑青中至。这就是“紫气东来”,“出门见喜”的来源。尹喜留者子住,为其著书一卷,名《道德经》,又名《老子》。相传,《道德经》是老子在尹喜故宅(即通仙观)写成的。益门镇原有老子庙,宝鸡县磻溪宫原有《老子道德经》八棱碑。又一说,尹喜为函谷关令,老子写《道德经》在周至楼观台。
《宝鸡县志》还引了《神仙传》中老子在尹喜故宅“起死回生”的故事,颇有趣:
老子有个随从叫徐甲,少年时就从老子,说定一年一百钱。到此时,已累到七百二十万。徐见老子要出关远游,就索要此钱。老子没有答应,徐就在散关请人写了—份诉状,想让关令尹喜替他要钱。替他写状子的人不知道徐甲已跟随老子二百多年,也不知其中还有啥原因。只觉这人有一笔可观的钱,就把他的女儿许给徐甲。徐甲见姑娘长得聪明美貌,一心想要回这笔钱来和姑娘结婚安家。就把诉状递给了关令尹喜。尹喜见状大吃一惊,忙将此事告知老子。老子听后对徐甲说:“你本来就死了。是我当年官小家贫,身边没有仆人,才给你服了“大元清生符”,让你活了下来,你问我要钱,我已对你说明,你陪我到了安息国以后,我一定用黄金计值还你,你竟然连这么一点情义都没有,敢写状告我。好吧,你既然如此薄情,我也就不讲仁义了。请你吐出我的符来。老子说罢,徐甲一张口,就把他二百多年前吞下去的神符吐了出来。那符上的朱砂字还象新的一样。徐甲一吐出符,马上就变成—具骷髅。尹喜大吃一惊,知道老子是神仙,既能叫徐甲立死,也就一定能叫他速生。忙向老子磕头求情。并说,他愿替老子还钱。请老子让徐甲复生。老子高兴,又投徐以大元符,徐便又恢复了人形。尹喜给了徐甲二百万钱,让徐自去谋生。尹喜便留老子长住,拜以为师,求以长生不老之事。
出处: 《神秘的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