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凤女台吹箫引凤

《神秘的宝鸡》


  尝闻秦帝女, 传得凤鸣声。
  是日逢仙子, 当时别有情;
  人吹彩箫去, 天借绿云迎。
  曲在身不返, 空余弄玉名。
  这首意境清新秀美,想象丰富别致的五言律诗,是我国诗坛泰斗,雅号诗仙的李白题凤女台诗。凤女台是我国一处历史悠久的古迹。《水经注》和《东周列国志》等典籍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生动优美地描述。《水经注》说:“雍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萧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筑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到了白话小说大师冯梦龙手中,写进《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就形成了一个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完整的吹箫引凤的故事。故事说,秦穆公女好吹萧,其音韵清正悠扬如凤呜叫。一次,她忽然碰到一位善吹箫的男子萧史。他的箫也吹的很好,其声和谐悦耳,能引白鹄孔雀飞来。两人相爱,结为夫妻。穆公为女筑楼台让居其上,朝暮欢会,一天,萧史吹箫,弄玉奏笛,其声悠扬婉转如行云流水,相闻数里,不一会,有玉龙丹凤来。于是,萧史跨龙,秦女乘凤。夫妇吹箫引凤而去。从此,这个故事便进入舞台、壁画,年画,广泛流传。近年,宝鸡市歌舞剧团还改编排演成《箫史和弄玉》的歌剧,东赴日本,南到广州、珠海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赞赏。
  凤女台在那里?《辞源》注:“凤女台,亦作凤台,在陕西省宝鸡县东南”。《宝鸡县志》载:“凤女台,在县东南六十里,秦穆公筑,以居萧史与弄玉”。实际凤女台就在今宝鸡县磻溪乡凤鸣村的原头上。至今,那个原头上还残存着一个高约三、四米,上小下大,顶端约三、四个平方米的土台。相传,此台就是古时的凤女台。据说,明末清初时凤女台南还有一个小城池,叫凤女城。城内住户、房屋甚多,后被回民起义军烧毁。当地人为怀念萧史弄玉这一对情笃义厚的夫妻,在原下的磻溪宫中修了一座高十多米、三层、四面、雕梁画栋、琉璃碧瓦、典雅富丽、雄伟壮观、上悬“凤楼遗迹”匾额的凤女楼,也叫凤女台,又名清风台。又据《宝鸡县志》载,乾隆二十七年,汉阴知县许起凤(后又任宝鸡知县)路过宝鸡,目睹凤女台“荒丘芳草,空台寂寞”,让观者念古人而不禁怆然涕下。就与当时的宝鸡知县周天生捐俸重修。楼中塑萧史、弄五像。新修的凤女台至今还巍然地座落于磻溪宫中。虽因年久失修有点败落,却仍不失其观瞻价值和高古肃穆之气魄。

出处: 《神秘的宝鸡》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