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年谱》 二三岁 公元六二二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

    谱主事略

    玄奘二十三岁,居蜀四五年间,据《行状》。案玄奘自武德元年入蜀,至五年“更思入京询问殊俗”,首尾适为五年,《慈恩传》一作“二、三年间”,似讹。研读佛教大小乘的经论和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的学说,与兄长捷同为蜀人所仰慕,尤为蜀地总管郑公、尚书韦云起等所钦重。案酇公即窦轨,《续传》十四《三慧传》:“隋末去蜀,酇公窦轨作镇庸蜀,偏所咨崇。”证以《旧书》六一《窦威传·附》:“元年进封酇国公,三年,迁益州道行台左仆射,……与尚书韦云起、郭元仿素不协。”《新书》九五略同,惟无年代。《四川通志·统部题名》:“唐窦轨平陵人,武德三年益州行台仆射。”《唐大诏令集》一一五,武德二年二月《酇国公轨等益州道安抚大使诏》,可知窦轨於二年任命,三年至蜀。《旧书》七五《韦云起传》:“四年迁益州行台民部尚书,寻转行台兵部尚书”,《新书》一〇三本传“改遂州都督,益州行台兵部尚书,”据以上记载,窦、韦任职均在武德三、四年间,而玄奘於五年後离蜀,可证《行状》、《慈恩传》所载当为武德四、五年间事。时人“为之语曰:‘昔闻荀氏八龙,今见陈门双骥’”,《西域记敍》。声名传扬,“吴、蜀、荆、楚无不知闻,其想望风徽,亦犹古人之钦李郭矣。”《慈恩传》一。但玄奘不以此为满足,“益部经论,研综既穷,更思入京,询问殊旨”,《慈恩传》一。案唐朝自武德四年平定窦建德、王世充、李子通,五年破梁师都、刘黑闥,败徐圆朗,其政权已基本稳定。据《辩正论》长安又建会昌、胜业、慈悲,证果尼等寺,皆极轮奂之美,而吉藏复在京弘法,朝廷建立十大德之制,隋代名僧稍又聚集,故玄奘亟欲赴京深造。同时听说道深在赵地讲学,《续传》:“私自惟曰,学贵经远,义重疏通,钻仰一方未成探赜。有沙门道深,体悟《成实》,学称包富,控权敷化,振网赵邦,愤发内心,将捐巴蜀。”乃计剖从巴蜀溯江东下,沿途访师请益,然後北上相州、河南临漳县。赵州,河北赵县。达於京师,却为兄所阻留。《续传》。《慈恩传》一:“条式有碍,又为兄所留,不能遂意。”

    有关人物与大事

    正月,法琳上《破邪论》抨击道教。《破邪论》一、《法琳别传》一。

    刘黑闥北结突厥,屡败唐军,称汉东王。三月,李世民破其军於洛水上,刘黑闥逃亡突厥。《通鉴》一八〇,参见《旧书》一《高祖本纪》、五五《刘黑闥传》。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使请婚,於八年四月遣高平王道立至其国。《元龟》九七八,并见两《唐书·突厥传》惟未载年月。

    敕选僧人,充兵两府。《续传》二十三《智满传》:“武德五年,猎狁孔炽,戎车载饰,以马邑沙门,雄情果敢,烽燿屡举,罔弗因之。太原地接武乡,兵戎是习,乃敕选二千余僧,充兵两府;登又下敕,满师一寺,行业清隆,可非简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