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年谱》 三〇岁 公元六二九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唐太宗贞观三年(己丑)

    谱主事略

    玄奘三十岁,春、夏在迦湿弥罗国阇那因陀罗寺从僧称法师受学,并学习梵文经藏。梁启超《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後》二“案《传》于迦湿弥罗条下云‘如是停留首尾二年学诸经论’当是去年到,今年年杪行,首尾合两年也。”案梁说是。但以玄奘到禄勒那住一年半时间衡之,当在本年秋季由迦湿弥羅向西南进发。《刘谱》系三年至禄勒那,以行程与停留时间考之,似不可能。秋季,玄奘自迦湿弥罗启程,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里经半笯嗟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的朋奇地方。东行四百余里经曷逻阇补羅国,据康宁翰考定今克什米尔的拉教里。东南下山渡水七百余里抵磔迦国。《西域记》四:“磔迦国周万余里,东据毘播奢河,西临信度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案毘播奢河即今比阿斯河,据《西域记》记载当指整个旁遮普平原,即东起毘播奢河,西至印度河,北起喜马拉雅山麓,南至木尔坦以下,五河合流处的广大地区,故云“周万余里”。即出自曷逻阇补罗国,经二日,渡旃达罗婆伽河(今Chenab河)到阇耶补罗城,宿於外道寺,後日至奢羯罗城,奢羯罗城为古代摩陀罗国都城,约公元515—550年间摩醯逻矩逻王在位,喧赫一时,据有北印度,西连波斯,东迄于阗四十余国为其所役属,曾斥逐僧徒,毁灭佛法。沙畹根据符舍之说谓宋云入健陀羅国“通诏书,王凶慢无礼”即此王。故《西域记》四云:“至奢羯罗故城,垣堵虽坏,基址尚固,周二十余里……即此国之故都也。数百年前,有王号摩醯逻矩罗,都治此城,王诸印度。有才智,性勇烈,邻境诸国,莫不臣服。……於是宣令五印度国,继是佛法并皆毁灭,僧徒斥逐,无复孑遗。”《慈恩传》二:“城中有伽蓝,僧徒百余人,昔者世亲菩萨於中制《胜义谛论》。其侧有窣堵波,高二百尺,是过去四佛说法之处。”其地,据菲利之说当在今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省的锡亚尔柯特地方,洛泽作今沙科特,似非。而康宁翰则比定为拉维河以西的Sanglwala Tiba(北纬31度43分,东经73度27分)地,兹从康宁翰之说。出那罗僧诃城东,在波罗奢大林中遇险。明日,玄奘到磔迦国东境一大城,城西道北大菴罗林中从一老婆罗门《续传》云是龙猛弟子。《慈恩传》二云七百岁,皆不足据。澄观《大方广华严经随疏演义》七:“《西域记》唐三藏初遇龙树宗师,欲从学法。师令服药,求得长生,方能穷究。三藏忽自思,本欲求经,恐求仙不成,辜我夙愿,遂不学此宗,乃学法相。”就停一月,学《经百论》和《广百论》。

    玄奘学毕,东行五百余里到至那仆底国。此国地望,说各不一,尚待进一步研究。据康宁翰的考证国境常在今印度旁遮普邦比阿斯河与萨特累季河合流处,今为一古老城镇,而史密斯则认为国都当为今菲罗兹普尔。又《西域记》云:“昔迦腻色迦王之御宇也,声振邻国,威被殊俗,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赏遇隆厚,三时易馆,四兵警卫。此国则质子冬所居也,故曰至那仆底(唐言汉封)。质子所居,因为国号。此境已往洎诸印度,土无梨、桃,质子所植,因谓桃曰至那你(唐言汉持来),梨曰至那羅阇弗*(左口右旦)逻(唐言汉王子)。故此国人深敬东土,更相指告语:‘是我先王本国人也。’”案关於汉质子事见前迦毕试国,瓦塔斯谓梨、桃的种植,据後来科举家的研究,系印、巴次大陆上的土产,并非外来。玄奘所提到的梨、桃的梵名,也仅见于此。(《玄奘印度纪行论》页二九一—二九四)玄奘根据当地传说有关必录,当非杜撰。可能是对中印人民传统友谊的比附而产生的佳话,又据说中国桃种输入伊兰,约当公元前一二世纪,由波斯而亚美尼亚,而希腊,而罗马。传入罗马约在一世纪帝政开始时期,白里内谓之波斯树,大约为汉武帝时安息使者带归波斯的,那么《西域记》云桃李之传植印土,与桃杏之传植羅马同时。已将岁尽。是年亲践四国,行程约二千八百余里。

    玄奘在此国的突舍萨那寺(乐授寺)从毘腻多鉢腊婆原注:“此云调伏光,即北印度王子。”《慈恩传》二:“好风仪,善三藏,自造《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学《对法论》、阿毘连磨译义对法,所谓“对”,即对观、对问之义;所谓“法”,即四谛、湼槃之法,对法即对诸法性相的问答抉择,也就是佛教所谓“智慧”的意思。《对法论》即《阿毘达磨杂集论》的异名。《显宗论》即《阿毗连磨显宗论》的略称,萨婆多部众贤论师造,玄奘译四十卷,所谓显宗者,即显扬诸法实有之义,《天亲传》称之为《光三摩耶论》。等论著。《慈恩传》二。

    有关人物与大事

    玄奘弟子,日本法相宗第一传道昭生。据日本《续纪》一,皇圆《扶桑略记》四、元亨《释书》一,道昭卒于文武四年(日本纪元1360年,公元700年)年七十二,则诞生于舒明天皇元年(日本纪元1289年,公元629年),生平详後653年永徽四年谱有关人物。

    禅宗金陵牛头系第三世慧方俗姓濮,润州延陵人,生平详《景德录》四。生。据《释氏疑年录》四。

    玄奘弟子慧立年十五,出家于幽州昭仁寺。《宋僧传》一七。

    郑善果卒。新、旧《书》本传。

    三月,下诏在长安大兴善寺译经。《续传·波颇传》:“三年三月……下诏所司,搜扬硕德备经三教者一十九人,于大兴善创开传译。沙门慧乘等证义,沙门玄謩等译语,沙门慧赜、慧净、慧明、法琳等缀文。又敕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杜正伦参助勘定,光禄大夫府卿萧璟总知监护。”至贞观六年共译出《宝星经》、《般若灯》、《大庄严论》三部,共三十五卷。参见《续传·慧赜传、慧净传》。

    唐太宗于正月诏龙田寺开讲《仁王》、《大云》等经,为国祈福,官给斋供,著为定式,参见《辩正论》四、义楚《释氏六帖》二、《统记》三九。又为“死兵者立浮屠祠”;参见《旧书》本纪二、《唐大诏令集》一一三贞观三年闰十一月《为殒身戎阵立孝诏》。同时又严令限止出家。《续传·法向传》:“贞观三年,天下大括,义宁私度不出者斩。闻此咸畏,得头巾者,并依还俗,其不得者,现今出家。”其後乃诏有寺处得度僧尼,总数以三千为限。《广弘明集》二十八,参见《续传·明净传》。

    发兵讨伐东突厥。见新、旧《书》本纪二,《通鉴》一九三、《旧书》六七《李勣传》、《李靖传》,《册府》九八五等。

    慧震在梓州西山造大石佛像,坐身高百三十尺,于本年完成。《续传·慧震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