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报”,是东晋名僧慧远提出来的一个理论。
慧远俗姓贾,原籍雁门楼烦(在今山西宁武附近),自幼学习儒学与老庄,是一个很博学的人。他21岁的时候,与弟弟到太行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避乱,正好听到道安讲说《般若经》,十分钦佩。他认为:相形之下,“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于是,他就与弟弟一起在太行恒山出了家,成为道安的弟子。
慧远在道安门下研究佛教理论长达25年之久,获得了很高的造诣,尤其精于“般若性空”的学说,24岁开始讲说佛经,深得道安的器重。后来,慧远辞别了道安,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到达庐山后定居下来。慧远住持庐山东林寺30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在佛学研究和佛教宣传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慧远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佛教活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组织佛经的翻译工作。慧远不仅派弟子支法等人西行求法,还请来西域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地方)沙门僧伽提婆,翻译出《阿毗昙心论》和《三法度论》等,请来北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翻译出《修行方便禅经》。
其二,从事佛教著述。慧远著《明报应论》、《三报论》等,系统地阐述佛教的轮回报应说;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从佛教立场出发,调和儒家纲常与佛教义理之间的矛盾;著《法性论》,宣扬“神不灭”思想。
其三,提倡对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信仰。慧远与僧人慧永、慧持、道生以及在家信徒刘遗民、宗3炳、雷次宗、周续之等共123人,结成“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发誓往生西方“净土”,对后来“净土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被奉为“净土宗”的初祖。
印度佛教主张“前世因”造成“现世果”,“现世因”造成“来世果”。慧远对此做了重大突破,他把报应分为三类——第一类叫“现报”,指现世就得到报应;第二类叫“生报”,指来生得到报应;第三类叫“后报”,指二生、三生以后才得到报应。
成语“现世现报”就是慧远所说的“现报”——“现世作恶,现世就得到了报应”,形容报应来得极快,多用来作为对人表示痛恨、厌恶之时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