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玄关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五代时期著名的“禅宗”僧人文偃,是“云门宗”的开山祖师,世称“云门大师”或“云门文偃”。

    云门大师将“云门宗”的教义概括为3句话,即“云门三句”:一、“函盖乾坤”,指天地万物都是“真如”的显现;二、“截断众流”,指不要用语言文字解释“真如”而应在内心领悟;三、“随波逐流”,指应该因机说法。

    “云门三句”被“云门宗”自喻为“云门剑”、“吹毛剑”。云门大师曾说:“我有三句话,示汝诸人。……若辨得出,有参学分;若辨不出,长安路上辊辊也。”意思是:能理解这三句话的人,就留下来深造;理解不了这三句话,所谓修行只是徒劳,留下来也没用。

    除了“云门三句”之外,云门大师还以“三字禅”和“一字禅”闻名:

    参禅时,云门大师经常说3个字是——“顾(指顾虑)、“鉴”(指鉴察)、“咦”(呼人之声),被称为“三字禅”。

    参禅时,对任何问题都用一个字回答,叫做“一字禅”。例如,曾有一个僧人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忏悔?”云门大师回答:“露。”这个僧人又问:“如何是正法眼藏?”云门大师回答:“普。”这就是“一字禅”。

    在云门大师的“一字禅”中,以“关”字的名气最大。印度原始佛教在雨季的三个月中,安居一处,静心修道,叫做“安居”。这个规矩一直被后世沿用,汉地佛教也沿袭了这一做法。在一次夏季“安居”结束时,僧人翠岩问云门大师:“这90天中,我说了很多不应该说的话。说不应该说的话,要受到剃眉毛的惩罚。那么,我还有眉毛没有呢?”对于这个问题,云门大师只回答了一个字:“关。”从此,“关”字成了云门大师悟境的标志。一提到云门大师,僧人们就会想到“关”;一提到“关”,僧人们就会想到云门大师。“禅宗”认为:“云门的关”,是从“迷界”到“悟界”的转折点。因此,“云门的关”又叫做“玄关”——进入玄妙境界的关口。

    “打破玄关”,原指打通了进入玄妙佛境的关口。作为一条成语,多用来比喻:弄懂了疑难问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