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冰觅火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宋代的佛教著述远不及唐代多,在理论框架上也没有什么重大建树。比较有价值的,是“禅宗”僧人延寿的《宗镜录》。

    《宗镜录》是延寿召集“唯识”、“华严”、“天台”三宗的僧人,“分居博览,互相质疑”,各抒己见,然后集录各宗教义,以禅理为准加以评定而写出来的,100卷。“禅宗”自称“宗门”,称其他各宗为“教门”,因延寿自认为这部书是“宗门宝镜”——“举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镜”,所以名为《宗镜录》。

    《宗镜录》对佛教各宗派之间的分歧持调和态度,立论重在“顿悟”、“圆修”,把“南宗禅”的“顿悟”与“华严宗”的“圆修”结合起来,主张“禅尊达摩,教尊贤首”。

    《宗镜录》成书以后,由吴越王保存而没有立即流通,直至宋神宗元丰年间才开始有木刻本流行,以后改订版、删定版等陆续出现。

    《宗镜录》第2卷里面有这样一段议论:“是以若于外别求,从他妄学者,犹如钻冰觅火,压沙出油,以冰沙非油火之正因,欲求济用,徒劳功力。”意思是:如果放弃自心的佛性而外求,好像想从冰里钻出火来,想从沙子里压出油来,而冰不是产生火的“因”,沙子不是产生油的“因”,所以这样做是徒劳无功的。

    成语“钻冰觅火”就是由此产生的,用来比喻:没有“因”而求“果”,是一定得不到的。

    这条成语又作“钻冰求火”或“钻冰取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