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莲花3》 第二章 处世篇: 自己愉快,也使别人愉快的秘诀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学楹联】

    四大皆空,挂挂单,无分你我

    万缘放下,养养神,各自东西

    ——浙江杭州海潮寺客堂

    从前,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禅师。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禅师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禅师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禅师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禅师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禅师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禅师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感悟与启迪

    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的很多摩擦,源于我们不能摆正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把握好彼此交往的分寸和距离,会减少许多麻烦和烦恼。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