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楹联】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摸得人心一样平
——安徽九华山化城寺大雄宝殿
寒山寺的慧闲和尚由于医术高超,常常为附近的村民乡亲免费治病。
一次,他到一位危重病人家诊脉,病人枕头下的10两银子不见了。那银子,是病人的儿子刚刚借来,预备给老人请医买药救命的。病人的儿子听信了其他郎中的谗言,怀疑是慧闲拿了,便捧了一炷香,跪在他家门前。慧闲很奇怪,问他干什么。病人的儿子吭哧了半天,委婉地将疑情说了出来。没想到,慧闲痛痛快快承认了,说:“确有此事。本来我有急事需要用银子,手头不方便,就悄悄拿了你家的银子应急用了。我本想今天去给你父亲诊脉时,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去,完璧归赵。”
说完,慧闲拿出10两银子,交给了他。本来大街上的围观的人们都说:“慧闲道德高尚,不相信他会有如此污浊的行为。”然而,等病人的儿子如数拿到了银子,人们简直惊呆了。没想到,慧闲竟然是个假惺惺的伪君子!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惊叹人心难测。一时间,对慧闲的非议之声传遍大街小巷,然而,他却神态自若,毫不在意,活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半月以后,病人痊愈。在彻底清扫病床时,在褥子底下发现了那10两银子。于是,羞愧难当的父子俩双双捧香,跪倒在慧闲大门前。
慧闲笑着问:“这次又是为什么呢?”
病人磕头如捣蒜,痛哭流涕说:“我们家的银子没有丢失。是我的儿子诬陷了先生,使您蒙受了不白之冤。今天一则送还银子;二则特地向您请罪来了。”
慧闲将他们拉了起来,真诚地说:“没关系,没关系。事情都过去了。”病人的儿子十分不解,追问道:“先生,我那天听信谗言诬赖您,您明明没有拿银子,何必甘愿蒙受骂名呢?您究竟为什么宁可名誉被污也不说明呢?”
慧闲说:“我去给你父亲看病时,知道你们家境贫寒,那银子是借来看病救命的。你父亲的病情正在紧要关头,若是知道救命的银子丢失了,一定伤心、绝望。邪火上攻,病情会急剧加重,很可能因此而一命呜呼。所以,我甘愿背上污名,说银子是我偷的,使你父亲知道银子失而复得,无望之心得到安慰,病情立刻减轻,自然会好起来。”
病人父子两个再次双膝跪倒,磕头不止。
感悟与启迪
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对于普通人来说,舍己为人表现在日常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把方便、甘甜留给别人,把苦、困难留给自己,见利益让,见困难上。只要身正心直地舍己为人,即使遭受别人的误解也是暂时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终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