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莲花3》 第二章 处世篇: 山泉的水源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学楹联】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

    寺院建在半山腰,寺院不远处有一挂四季飞流的瀑布,即使在寺院深处、闭门的禅房里,也能听到哗哗啦啦、潺潺淙淙的瀑布的声音和清韵。瀑布的源头是一眼清冽的山泉,寺里的用水就是从这个山泉汲来的。

    有一天,一个小沙弥汲水回来,对山泉的水源百思不得其解,他想:高高的山上都能冒出泉水来,那山下的水井怎么不冒水呢?再说了,山泉上边的山头既不是很大,又没有存水的凹处,这一年四季源源不断的泉水来自什么地方呢?他越想越困惑,就去请教一位高僧。

    高僧就取出一个下端有漏孔的竹筒,让小沙弥往里倒水。小沙弥一边倒着,竹筒一边漏着。小沙弥只要一停止倒水,竹筒里的蓄水很快就流干流净了。高僧就在竹筒里盛满细沙,再让小沙弥往里注水。这样一来,不用往竹筒里注多少水,竹筒下端小孔里的细流就淅淅沥沥地流好长时间。

    看小沙弥仍然一脸迷惑的样子,高僧就开导说:“泉眼上边的山头就好比装满细沙的竹筒,内在的结构不全是坚硬的顽石,有一部分是糠木一样的吸水石,每逢雨雪天气,它就自然而然地吸收保存大量的雨水雪水,为泉水瀑布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这既是大自然的神奇,又蕴涵着物种世象的一般常理。”

    小沙弥就豁然顿悟地说:“多谢师父开导,弟子这次明白的不仅仅是山泉的原理了!不过,我还有一事不明白——师父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现成的、钻了漏孔的竹筒呢?”

    高僧微微一笑,不无幽婉地对小沙弥说:“这是当年,我像你一样,还是小沙弥的时候,汲泉水的路上,也萌生困惑着你刚才提出的同样的问题,就向寺里的一位老法师请教。老法师为解答我的问题、启迪我的智慧,特意制作了这个竹漏。老法师圆寂之后,我就收藏起这个对我来说非同寻常的竹漏,它曾经为我开启了智慧的灵泉……”

    感悟与启迪

    无论是什么样的水,哪怕是混着大量的泥沙石头等杂物,都可以装进盛着细沙的竹筒;由于细沙的作用,竹筒里的水分只会慢慢地在沙子间会聚下泻,而且流出来的一定是清水。包容心,就像一个装满细沙和水的竹筒,既有亲和力,又有涵养,人间万象包含在胸,智慧的清泉不断流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