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楹联】
极乐世界,眼前便是,须大家体会
菩萨心肠,心里本有,要自己圆通
——安徽合肥市名教寺联
阿难尊者是佛陀的堂弟。他的降生给所有的亲人带来了快乐与喜悦,所以大家都叫他“阿难陀”——原为“喜庆”之意。
未出家以前,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阿难,是释迦族最为漂亮的美男子。他的毅然出家,不知使得多少少女美梦飘零,泪湿枕巾。他是佛陀最小的,也是最喜爱的弟弟,在众弟子中,佛陀将他列为多项第一:博学强记,仪表风度,善解人意……因此,在佛陀55岁那年,他成了佛陀的常随侍者。阿难的耳根非常聪慧,过耳不忘,所以,佛陀讲述过的每一部经典,他都能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
然而,正如佛陀所说,他的教导,他所讲述的佛法,是认识真理的工具,却不能代替人们对真理的觉悟。阿难虽然能牢牢记住佛陀的每一句教导,是所有比丘中记得佛法最多的人,几乎能背诵所有的佛经,但他并未因此而开悟。所以,也就无法像阿罗汉那样清静无欲。
阿难于是决定去向佛陀求法。他五体投地,虔诚顶礼,诉说道:“我是佛陀最小的弟弟,最受佛的疼爱。出家之后,佛陀更是对我关怀备至。再加上我是佛的侍者,只求多闻佛法,并未实修实证。我总是想,依靠佛的神力,不必自己辛辛苦苦地修行,以为佛会特别照顾我,将三昧赏赐给我……”
佛陀说:“你肚子饿了,我能为你吃饱吗?”
“不行,吃饭之事,不能替代。”阿难说。
“那么,我将一些美味佳肴说给你听,你也都能背诵,能实际解饥吗?”
“不能。”阿难说,“佛陀,我已经知道了,我的身心和您的身心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所以,尽管我日夜厮守着伟大的佛陀,却并不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我也明白了,我虽然听佛讲经最多,会背的佛经最多,但是,如果不按照佛法实际求证,依然愚蠢无知,不能摆脱人生的烦恼。”
感悟与启迪
《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思考对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是极端重要的。然而,思考的能力不是依靠“教导”,而是要靠自己磨炼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