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莲花3》 第七章 愉悦篇:拿得起,放得下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学楹联】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弥勒殿

    一踏进寺院,笑眯眯、胖乎乎的弥勒佛,便袒露着大肚皮迎接着每一个人。他无忧无虑、风趣可爱的尊容,往往引得人们会心一笑,烦恼不翼而飞。

    弥勒佛的这副乐天派模样,源自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位禅师——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本名契比,号长汀子,不知他来自哪里,更不知他将去向何方,只是见他腆着大肚皮,禅杖上挑着一只大布袋,时常在明州(今宁波)奉化的街上转悠。他那出人预料的举动、幽默滑稽的言行,往往令人捧腹大笑。所以,总是有一大群孩子跟在他后面起哄、玩闹。他可不管这些,想坐就坐,想卧就卧;看到什么东西就向人家乞讨,然后一股脑儿装进他那大布袋。

    人们大都忽视了他那神奇的布袋。它,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总也装不满,总也掏不完。好像,他挑着的是一只乾坤袋,森罗万象,日月星辰,尽在其中。

    那天,有一位云游禅僧在街上走。他追上去,在人家后背上拍了一巴掌。禅僧回首,以为他要询问什么佛法。谁知,他却伸出手,大言不惭地乞讨:“给我1文钱。”然而,禅僧是个历练多年的参禅的行家,所以从这俗不可耐的举动中感受到了滚滚而来的机锋。禅僧道:“你说得好,就给你钱。”

    布袋和尚放下布袋,叉手而立。禅僧见状,深深礼拜下去。

    ——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著名的保福禅师听说了布袋和尚的事,专门来勘验他,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他依旧放下布袋。保福追问:“难道仅仅如此?更有向上的事吗?”

    他拿起布袋,挑在禅杖上,扬长而去。

    ——放得下,拿得起,才是真洒脱!

    感悟与启迪

    想要成就事业,要想获得幸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当然,说起来总是容易,做起来总是太难。但只要我们每个人抱定一颗平常心,把名利看得淡些,离忧愁远些,幸福、快乐就会自然来到你的身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