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莲花3》 第七章 愉悦篇:避开忧愁和烦恼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学楹联】

    世界黄金,扫尽尘氛方见道

    发肤碧玉,削除烦恼乃看经

    ——江苏泰州光孝寺

    一位老僧深有感触地说:“活着是一种折腾,是一种不断被欲望折腾来折腾去的过程。所有的情啦、欲啦,都是烦恼之源,是烟云之物。想想,走了,能带走什么?名啦、利啦,你能带走多少?唯一能带的,将是你的真与灵了。”

    小徒弟问:“所以,我才要活得快乐些,因为死后根本带不走快乐。”

    老僧缓缓摇头:“你如何明白快乐?真正的快乐你明白吗?而且,快乐仍是情;无情,才是佛。”

    “真与灵是什么?”

    “真就是佛,灵也是佛。”

    小徒弟有些糊涂了:“我不懂您的话。”

    老僧便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一心向佛的人,苦苦悟什么是佛,参了很久,也没悟出。就去拜访佛,那天,佛知道他要来,就在他把门推开时,猛地把门关了。那个人就敲啊敲啊,敲了很久,又喊,佛就在屋里诵经。那个人嗓子喊出了血,佛就是不开门,他只好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那个人猛然悟出了什么是佛。”

    小徒弟更迷惑了:“什么是佛,吃闭门羹就是佛吗?”

    “对了。”老僧说,“吃了闭门羹就是佛。因为这就是真。”

    小徒弟说:“您要是圆寂了,也是佛吗?”

    老僧但笑不语。

    “那您听说的灵呢?”小徒弟又问。

    “孩子啊,你怎么能明白呢?我怎样解释你才明白?灵是一种超脱,一种真气。”老僧叹口气,“在尘世之中,唯有佛能够避开忧和烦恼,避开了,就是灵。”

    “在佛的眼中,什么是忧和烦恼?”

    老僧轻轻地说:“世上一切牵绊,都是忧和烦恼。”

    感悟与启迪

    世上一切牵绊,都是忧和烦恼。古人说:“烦恼,乃人生必尝之苦茶也。源于思,始于忧,以宽处世,以雅待事,必淡之。”为了消除忧愁,摆脱烦恼,就要把名利看得淡些,追得缓些;对人宽容些,处世豁达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