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经录,传说中的早期经录有哪些?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翻译成汉文的佛教经典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撰写的佛教著作也越来越多。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着十分强烈的历史感。

    自古以来,宫廷中就设有史官,摭记国家大事。传统也十分重视对文献、典籍的收藏、著录、整理。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佛教传入后不久,中国僧人便开始从事佛教典籍的收集、整理、鉴别、分类、著录。其后,这一工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编撰出一大批佛经目录。这就是经录。

    佛教经典作为法宝的代表与体现,受到信徒们的高度重视。围绕着经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研究佛教经典、研究由经典组成的大藏经及其形成发展史、研究围绕经典进行的种种宗教活动,也就成为佛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经录就是展开这些研究的最基本资料。因此,经录绝非单纯的佛教典籍书单子,而是佛教传播的集中反映,从中可以窥见佛教宗派的兴衰、佛教思想的流传、佛教势力的消长、地区群众的信仰、佛教经典的来源以及其他许多问题。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从事佛经经录的研究,从而出现所谓“经录学”,成为佛教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有些佛教典籍记载,最早的佛教经录有所谓秦始皇时期的“古录”、西汉刘向校经时所撰写的“旧录”、东汉摄摩腾等编纂的《汉时佛教目录》等,但这些都不可信。有资料说,三国时魏国的沙门朱士行编撰过一部《朱士行汉录》。由于朱士行是一个专务经典的僧人。因此,他有可能编纂经录。但这部经录并没有留存下来。这部经录有意地表明佛法东传之早,并对几个有问题的早期译家像迦叶摩腾、竺法兰等说得那样斑斑可考,这大概是南北朝时代的佛徒为了和道家校论教兴年代的先后,编撰了这部经录。此外还有《竺法护译经录》、《聂道真录》等记载,但这些经录都没有能够留存下来,因此真伪难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