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的作用。

    我国的佛教音乐起源于印度。公元前后,印度的佛教音乐十分兴盛,后来随佛教传入我国,并被中国艺术家们吸收、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音乐。

    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各种仪轨的创立和形成为佛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朝时期的佛教音乐,整理校订传统梵呗,并制定梵音“转读法”,创造并兴盛了我国的佛教伎乐歌舞。

    佛乐种类

    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或以佛事音改编的通俗音乐。在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

    1.朝暮课诵: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一般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并逢每月初一、十五之前加唱《宝鼎赞》、唱《回向赞》、《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诵《大吉祥天女咒》、唱《韦驮赞》。晚课的内容一般为诵《阿弥陀经》(或《大忏海文》)、蒙山施食、唱《回向偈》、《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唱《伽蓝赞》。

    2.祝圣佛事:这类佛事主要是指关于佛、菩萨的庆祝活动,包括佛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菩萨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以及祖师圆寂纪念日等。例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为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的节日。

    据佛经记载,佛陀“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因此后来佛教弟子在纪念佛陀诞辰时也用各种香水灌洗佛像。佛、菩萨圣诞祝仪的格式、程序基本相同,只是所用“赞”有“六句赞”和“八句赞”的区别,曲调则完全相同。以佛祖的祝仪为例:①唱“香赞”,指《戒定真香》;②念诵,包括“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遍)、《楞严咒》、《心经》,唱“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遍);③唱赞偈,有《佛宝赞》、《赞佛偈》;④绕念佛号;⑤拜愿;⑥三皈依。

    3.普济佛事:这类佛事是为人忏悔业障、植福延龄,或为超度先人、救拔恶道众生而举行的活动,分别有:①随课普佛,随早晚课诵加入赞偈、拜愿、宣疏文等,分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两种。②忏法,忏法有多种,如“净土忏”、“梁皇忏”、“千佛忏”等。③瑜伽焰口,简称“焰口”,通常用于超度亡灵,历时约四至六小时。内容有招请、结界、施食、施水、超度等。以口中诵赞、偈、经文及密咒,心存观想并辅以手印,身口意三业加持。④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简称“水陆”。水陆法会是为超度普济一切鬼魂的大型法会,是佛事当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佛事,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参加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千人以上。一般设有内、外各种坛场,主要内容有诵经、礼忏、施食施水追荐亡灵等活动。水陆法会中使用的曲调大约有上百首,还有大量的散套曲牌。

    佛乐形式

    1.佛教器乐:传统佛教器乐有南北流派之分,有各自不同风格、特点。在乐器编制方面,北方的佛教器乐编制主要有鼓吹三大件笙、管、笛以及云锣、鼓、铪子、木鱼、铛、铙、钹;南方器乐编制在北方的基础上增加了箫、琵琶、弦子、胡琴。北方称“吹打”或“鼓吹”,南方称“丝竹”。在近代,著名的寺院器乐有五台山的“鼓房”吹打乐和北京的寺院管乐,南方的“十番鼓”、“十番锣鼓”等。

    2.佛教声乐:佛教声乐可分为梵呗、偈、礼忏歌曲、诵经音乐和应赴音乐。

    ①梵呗:指一切梵音歌唱,主要有赞、祝延等。其中赞用于赞颂佛、法、僧三宝,体裁分大赞、小赞。大赞有八句和十句之分,小赞只有一种体裁的曲调,叫“六句赞”。祝延有四首词曲,世称“四大祝延”,分别指《唵嘛呢叭咪吽》、《唵捺摩巴葛瓦帝》、《唵阿穆伽》、《皇帝万岁万万岁》。

    ②偈:一般为四句或八句,每句字数相等。有四、五、六、七、八、九言,常用偈的言数一般为四、五、六、七言,类似我国古体诗。偈是佛事中重要的唱诵体载,主要作用是对前面唱念的内容进一步阐发、补充和总结。

    偈按题材分类则有赞佛偈、发愿偈、警众偈、回向偈等。

    ③礼忏唱诵:指用于圣诞祝仪、课诵普佛、忏法等佛事,最常见的有《拜愿》、《三皈依》等。

    ④诵经:指唱诵经文、密咒的曲调。密咒有《华严字母》、《普庵咒》和《音乐咒》等。

    南北朝佛乐

    随着佛教的传播,吟唱赞、偈等佛乐在民间流传。佛界中涌现出了一些富有民族文化形态和艺术修养的僧人。在慧皎的《高僧传》和道宣的《续高僧传》等书中,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初的许多擅长佛教音乐的高僧,如道照、慧琚、昙宗、道慧、智周、慧明、法称、真观等。他们皆“尤善唱导,出语成章”,“声韵锤铃”,“唱说之功,独步当世”;其见闻者,莫不惊异。

    梁武帝萧衍极力提倡佛教音乐,《隋书·音乐志》记载:“帝既笃敬佛法,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梁武帝时期开创了童声演唱佛曲的“法乐童子伎”,让“童子倚歌梵呗”,举办多次“无遮大会”,为我国佛教音乐创作、传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在创作中,又因方言、地方音乐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道宣在《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篇》中说道:“地分郑魏,声亦参差”,“东川诸梵声唱尤多,其中高者,则新声助哀般遮屈势之类也”,“吴越志扬,俗好浮绮,致使音颂所尚唯以纤婉为工”,“江淮之境,偏饶此玩,雕饰文绮,糅以声华”,“秦壤雍冀,音词雄远”。

    南北朝时代,乐僧辈出,创作出来的作品丰富多彩,广受信众欢迎,再加上朝廷的支持、提倡,为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佛乐

    在唐代,西域音乐已广泛传入中原地区。唐太宗在宫廷举行宴会时,经常演奏《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等。其中《天竺乐》、《西凉乐》、《龟兹乐》等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

    唐代的中国佛教音乐在创作、演唱和演奏上均达到很高水平,进入了鼎盛时期。佛教庙会成为其艺术表演场所,寺院则成为保存和传习佛教音乐的中心,佛教演奏大师辈出。如《宋高僧传》称少康唱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其艺术魅力如“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入口耳”;唐《乐府杂录》和《因话录》说文淑“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听者填咽寺舍”。又有庄严寺和尚段善本在贞元年间与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比艺,其高超的演奏技术能使听众倾倒,康昆仑被其惊服,后拜其为师。

    唐代佛教的“俗讲”形式吸引了广大百姓关注,韩愈诗云:“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续高僧传》记载宝巖和尚登座俗讲时,“案几顾望,未及吐言,掷物云崩,须臾坐没”,有的高僧“随物赞祝,其纷若花,士女观听,掷钱如雨”。

    唐代佛曲名目很多。据专家学者对敦煌书卷中的500余首曲名进行考证研究,认为其中属于佛曲的有《婆罗门》、《悉昙颂》、《佛说楞伽经禅门悉昙章》、《好住娘》、《散花乐》、《归去来》、《太子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等近300首。

    陈旸《乐书》中记载的佛曲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如来藏佛曲》等几十首。此外,《羯鼓录》、《食曲》、《唐会要》等也有关于佛曲的记载。

    唐代佛教音乐吸收并融合了我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等,如佛曲《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好住娘》等作品。佛教音乐在历经了六百余年发展变化后,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梵呗

    “梵”是印度语“清净”的意思;“呗”是印度语“呗匿”的略称,“梵呗”含义为赞颂或歌咏。

    梵呗也称为赞呗、梵乐、梵音、佛曲、佛乐等,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诵、供养、止断、赞叹的颂歌,后世泛指为传统佛教音乐。

    梵呗的伴奏主要以法器磬、铛、铪、铃、鼓、鱼等为主,也配以简单的管乐器。

    相传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曾作梵呗六契(章),为后世所传的《鱼山梵》。隋唐前流行的梵呗主要为《如来呗》、《云何呗》等。

    近代以来禅林流行的梵呗有“四大祝延”、“八大赞”等。

    佛教音乐的中国化

    佛教音乐主要来自印度、西域乐,当时称为梵呗。分别有“胡呗三契”和“高声梵呗”,支昙的“六言梵呗”以及鸠摩罗什“十首偈颂”等作品。

    史籍把竺法兰、康僧会、鸠摩罗什等作为梵呗传入中国的鼻祖。

    印度佛教音乐刚开始在我国传播过程时因汉、梵语音不同,曲调难以通用、流传。

    佛教为弘扬佛法,将佛教音乐“改梵为秦”,用中国的音调来配唱汉译经文。

    相传最早改梵为秦的是三国魏曹植,《法苑珠林》记载:“其游鱼山时,闻空中梵天之响而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

    魏晋间出现了与印度佛教音乐相异的形式,可视为中国佛教音乐的萌芽。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