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武帝茂陵 > 汉武帝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茂陵周围的陪葬墓都有哪些

惠焕章,贾鹏


  茂陵不仅以其建筑宏伟壮观而扬名,更以其周围众多的陪葬墓群而为世所知。据文献资料记载和考古工作的发掘,现知晓的大型陪葬墓有20余座,在汉武帝茂陵东西两侧成群依次排列。目前能在地面上看到有封土的坟墓共有12座,其主要分布在茂陵东侧,陵园东司马道的南北两侧,经过初步探查,可以确定的有“北方佳人”李夫人墓、汉武帝长姐平阳公主墓、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墓、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墓、有“周公哺政”美誉的霍光墓,此外匈奴王子金日磾墓、李夫人兄长协律都尉李延年墓、“布衣宰相”公孙弘墓、“西汉大儒”董仲舒墓等等。
  李夫人墓位于茂陵西北方向的500米处,封土高24米,底部东西长90米,南北长120米,是诸陪葬陵墓中最大的一座,因墓顶内收封土有二层台,外观状若“双覆斗”,故又叫“习仙台”、“英陵”或“磨子陵”等。李夫人从小就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且又生的天姿国色,为汉武帝宠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一曲就是描述李夫人美艳之色的。然而,天妒红颜,李夫人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汉武帝十分怀念,曾作赋求方士以悼念,并以皇后之礼葬于茂陵之侧。
  卫青墓是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合葬墓,其墓封土形如庐山(匈奴境内的大山),高有21米,底部东西长70米,南北长95米,整个墓位于茂陵东侧。卫青出身低微,原为平阳公主府家奴,后由于姐姐卫子夫得武帝宠爱,遂得重用。其一生为人谨慎、谦虚,做事干练、勇敢,战绩显赫,被汉武帝封为长平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统率全军。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了表彰他对西汉王朝做出的贡献,特命将其墓修为庐山状,以示纪念。
  霍去病墓是茂陵陪葬墓中最为突出的一座。这不仅是由于他的墓呈祁连山状,更与其墓前闻名于世的茂陵石刻有莫大关系。霍去病墓封土高15.5米,底部东西长61米,南北长92米,茂陵博物馆就建于此处。霍去病与卫青是甥舅关系,18岁时便挂帅出征,一生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六出祁连,给予了匈奴军队以沉重打击,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倒看北斗”、“马踏匈奴”等典故都出自于其身,然而,不幸于24岁因病而逝,汉武帝为表彰其功,遂修坟刻石以示纪念。
  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之子,在汉匈战争中被俘并被汉武帝重用。其一生一心归汉,忠于职守,为武帝托孤重臣之一。其墓西邻霍去病墓,封土形如覆斗,高11.2米。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为人处事谨小慎微,忠心耿耿,深得武帝信任,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诏授“辅佐少王”汉昭帝。其死后被葬于茂陵以东1000米处,墓高19.5米。在茂陵东北约625米处有一高14.3米的墓冢,据称为董仲舒墓。此外,在茂陵以东约2300米处的东司马道南侧,东西并列着五座陪葬墓,其中最西南的一座现存封土堆最大,高22米,因其南高北低呈羊头状,故被称之为“羊头冢”。据考古资料显示,这一带的王侯陪葬墓多达39座,而“羊头冢”所葬之人是当时汉武帝的长姐平阳公主。
  当然,茂陵陪葬墓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以上仅是个别墓冢的概况介绍,具体到每一墓葬情况及墓主状况,由于篇幅原因,就不一一列举。另外,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茂陵的陪葬墓可能会呈现另一种面貌。一言而概之,本文仅是一个线索而已,更多的信息还要留待于其他文章的传载。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