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景帝阳陵 > 阳陵出土文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陶俑——人物俑

杨林仁


  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巩固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关中西汉帝陵附近发现的着衣式陶俑,这些陶俑一方面继承了秦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又受到楚文化因素的很大影响,实际上着衣式陶俑是将上述两种文化融会综合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陶俑艺术形式。
  虽然阳陵出土的着衣式陶俑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裸体缺臂的“丑陋”形象,但其在两千多年前随葬的时候却并非如此。在阳陵南区从葬坑的发掘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陶俑身上的那些已经腐朽了的有机质的文物遗迹现象,弄清这些陶俑的本来面目,考古队员根据陶俑身旁土质土色的细微变化,用细小的竹签特别谨慎小心地将确认无任何遗迹的泥土一点一点地剥离。经过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他们发现大多数俑头上都有一道带有纺织品纹路的朱红色痕迹,少数俑的头顶或两颊有纹路相对较粗的纺织品遗迹。在进一步清理时,发现在一些保存较好的陶俑肩部有木质臂膊的遗迹,还有的身上有铠甲或袍衣的遗迹。根据陶俑身上的遗迹来看,当时的陶俑应当有木制的双臂,并戴帽着衣,擐甲拥盾,执戟佩剑,一幅军士兵装扮。
  这些陶俑然形体较小,高约60多厘米,仅及真人的三分之一,但其整个造型比例适度,体形匀称,刻划细致,工艺精湛,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陶俑的面部表情丰富多样,颇具个性。有的面容清秀,稚气未脱,透出一股少年特有的率真坦诚之气;有的阔脸宽额,浓眉大眼,棱鼻厚唇,面情安详沉稳,给人以憨厚老成之感;有的面庞圆朗,细眉凤目,长相秀气,但却抿嘴不语,若有所思,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有的双眉紧蹙,眼含忧愁,也许是长年离乡戍守,又很久没有听到家人的音讯,浓郁的乡愁不由得使他愁眉苦脸;有的微微颌首,双目细眯,露出一丝略带羞涩的笑意,大概他正在回味与心上人相聚的美妙时刻,那种天使般纯洁而稚气的笑意不禁使人怦然心动,不忍去惊扰他的好梦。从总体上来讲,这批陶俑大多脸庞丰润,目光平和,表情愉悦,荡漾着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那种少年的稚真纯情,中年的持重练达,那种故园难投的如烟轻愁,尤其是那种发自心灵深处足可唤起人们善良天性的含羞微笑在现实生活中原本是稍纵即逝、难以捕捉的,但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美好的情感,却尽在那些匠心独运的汉代工艺师们的生花妙手下被塑作了永恒,仅从这一点来讲,这批陶俑即不愧为古代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考古队员们经过观察和初步研究后确认,阳陵从葬坑的这些陶俑当初可能是在西汉京城中的专门手工作坊中统一制作的。《汉书·亚夫传》记载,景帝时的丞相周亚夫之子为其准备葬埋用品时曾“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工官是官署的名称,既然陪葬用的甲盾等都有专门的机构统一组织生产,那么作为主要陪葬品的陶俑也应当有专门的官署组织制作。近年来,在位于今西安市城区西北的汉长安城中的—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此类陶俑,这应当就是当年制作陶俑的作坊遗址。陶俑在作坊中的工艺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先选定合适的陶土,并经过筛选、淘洗使之更为纯净,然后将之和为干湿软硬适度的陶泥,再将之压嵌进模具内。当时的模具分为头颅、躯干、腿、脚四大段,陶俑的主体部分压模成型后再将诸如鼻、耳、阳具等小部件粘接上去,并将鼻、耳、肛门等人体窍孔插成很深的孔洞。为了避免模制出的陶俑千人一面的弊病,工匠们还对其面部进行了捏、塑、刻等艺术加工,使同模的陶俑形象各具情态。最后将俑体的各部分粘接成型。待陶俑粗坯的制作完成后,将之放人陶窑内焙烧烘烤,使之变为坚硬的陶质。出炉后,首先在陶俑肩部预留的贯通两侧的圆孔处,安装带有关节并可以活动的木制臂膊,然后再根据真人身体每一部分的实际情况为其绘彩,譬如陶俑的头发、眉毛、眼睛、胡须等绘为赭黑色,而其颜面、躯体则绘为橙红色。值得一提的是工匠们在绘彩时,对陶俑的面部又进行了划、抹、绘等进一步的艺术深加工,使之更加生动逼真。至此一件陶俑的基本造型就算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是根据需要给陶俑穿着服装,例如阳陵南区从葬坑是按军阵设置的,其中需要大量的军士俑,于是作坊里那些已经完工的陶俑便被穿上战袍,披上铠甲,双手执戟拥盾,装扮成一副英武雄壮的武士形象,至此陶俑的工艺程序即算彻底完成。然后按当时军队的建制放入从葬坑中。 
  此类形式的陶俑,近年来在汉惠帝安陵、武帝茂陵、宣帝杜陵、汉长安故城等地多有发现,但在其它级别较低的汉墓中却很少出土,倒是发现了很多带陶塑服饰的彩绘俑。这说明,在西汉当时这种陶躯木臂、赋彩着衣的陶俑可能是专为皇室随葬的级别较高的陪葬品。而一般的贵族大臣在未经皇帝特赐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此类陶俑,只能陪葬陶塑服饰的彩绘俑。但是经过两千余年之后,这类在当时级别较高的陶俑肩上精巧的木制胳膊和身上华美的纺织品服装等皆已朽没无存,因此,今天经考古发掘出土的陶俑就只能以其缺臂裸体的“丑陋”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阳陵南区从葬坑还发现了一种与上述着衣式陶俑面部塑造不同的骑马俑,此类陶俑双目细眯,两颊突出如扣在睑上的两个馒头,肩部以下与普通陶俑相同,唯两胯分开作骑马状。因其当初所骑为木马,现已朽腐,因此只剩陶俑。这种俑出土以来,因其面部夸张,所以特别引人注目,许多学者曾撰文讨论,有人认为该俑面部特征酷似关中一带的老太太,因而推断可能是女骑兵;也有人认为这可能象征汉军中的少数民族骑兵,之所以面部塑造夸张,是为了将其与中原士兵区别开来。 
  除了这些着衣式陶俑之外,在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展厅的特型柜里还有几尊或衣饰华丽、端庄肃穆,或褒衣大袖、翩翩起舞的塑衣式陶俑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周应墓和建筑遗址出土的那些陶俑。
  男立俑:高63厘米。从其头顶有残损痕迹和两颊有丝带垂至颌下等情况来看,该俑原应头顶戴冠,至于冠的式样因出土时残没,已无从考究。陶俑的发式为前额中分,再由脑后挽至冠下梳成髻。其天庭饱满,面庞圆润,眉目清秀,鼻直口方,唇上有髭,呈八字外撇状。陶俑身着白色直裾深衣长袍,袍后为立领,前为交领右衽,从领口来看其里外共穿三重袍衣,外衣袖筒肥大有胡,袖口收敛较窄,衣领、袖口、衣襟等处皆有红色锦缘,腰部系—白色腰带,袍下部呈喇叭状,长及足面,双足穿方头履。
  女立俑:高51厘米。其发式为前额中分,后脑长发垂至项背,于收尾处挽成垂髻,髻下再缀青丝假发下垂。该陶俑脸庞丰润,面容姣好,柳眉杏目,直鼻小口,朱唇微启,面带笑意。女俑亦身穿白色直裾深衣长袍,其着装及式样、颜色与男俑穿戴基本相同,衣领、袖口、衣襟等处的锦缘为红、黄两色,腰际系有一朱红色腰带,长袍下部亦为喇叭状,长及足面。
  跽坐女俑:高41厘米。发式与女立俑相同,五官端正,眉目清秀。上着立领右衽衣,下着裙,衣服颜色为紫、白两种,衣领、袖口、衣襟等处的锦缘为黄、红、黑等色。其姿势为跽坐状,双手平伸,可能原持有物品。
  伎乐女俑:阳陵的一座建筑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翩翩起舞的塑衣式伎乐陶俑。其身高55厘米,发式中分,后梳垂背,面容清秀,有的还微露笑意;内穿交领长袖舞衣,外罩右衽广袖长裙,右手扬起甩袖在肩,左手后拢,长袖舒展,形象地再现了西汉当时的乐舞场景。这批陶俑造型传神,刻画细腻,其题材虽然取自现实生活,却又尽力突破现实,表现了对人世间生活的肯定和赞颂,是汉代艺术家们将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杰作。 

汉阳陵/杨林仁.—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