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唐代帝王陵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壹拾陆 唐宣宗贞陵/二 陵墓位置与陵园建筑

刘向阳


  1.陵墓位置
  贞陵是唐宣宗李忱的陵墓,位于今陕西泾阳县西北30公里处的白王镇崔黄村村北的仲山南麓。东南距德宗崇陵20多公里。1956年8月6日,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仲山,海拔1003米,其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东傍冶峪河,西临泾河,山环水抱,居高临下,形势巍峨壮观。山南地势逐渐平缓。形成了一个方圆数十里的盆地。据说高祖刘邦(前256~前195)之兄刘仲曾居于此山,山上有仲子庙,故名。
  文献记载,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宗崩于长安城东内大明宫,诏门下侍郎、平章事令狐绹(宪宗朝宰相令狐楚次子)摄冢宰,负责宣宗山陵的营建工程。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寝宫修建于北仲山正峰(当地群众称之为“走马岭”)的山腰间。据二十世纪80年代勘探可知,墓道南北长约37米,其内填充大量的带有加工印痕的青石块。寝宫隧道口南距朱雀门1120米,北距玄武门2705米,东距青龙门1150米,西距白虎门840米。贞陵因仲山而设,陵园横跨泾阳、淳化两县。陵域“封内一百二十里”(《长安志》卷20),面积与太宗昭陵相近,是唐十八陵中最大者之,也是晚唐帝陵的代表。
  2.陵园建筑
  关于贞陵陵园的建筑,史籍无载。据文物工作者勘探可知,贞陵陵园原有献殿、祭坛、下宫、阙楼、角楼等建筑多处,其内城平面呈不规则曲尺形,面积约629万平方米。内城四面各辟一门,以四神命名,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内城城垣除南城基沿北仲山南麓东西向直线构筑外,东、西、北三面都是随着山脉的自然走向而筑。城基皆夯筑,宽度均为3米。城垣四隅建有角阙楼。其中东南与西南二角阙址相距1680米,朱雀门东西居中,门址已毁。东南和东北二角阙址相距2985米,青龙门居中偏南,门址南北宽约12米,门址以南至东南角阙址城垣沿山麓为南北向直线构筑,以北至东北角阙城垣随着蜿蜒的山势而筑。东北角阙西距玄武门1600米,西北角阙东距玄武门1200米,玄武门位于北城墙偏西部位,与朱雀门基本相对。西北与西南二角阙址相距约2500米,白虎门居西城墙偏南部位,与青龙门遥遥相对。南北二神门相距约3400米,东西二神门相距约2070米。另外,在西城墙基白虎门至西北隅角楼间,有两段开凿在自然山石上的羊肠小道,分别长300米和650米,宽0.3米~0.7米,南北两端与城基衔接,当地人今天上山仍沿用此道。在开凿小道的山梁上未发现城基和建筑遗址遗物。根据这种情况分析,此处原来可能没有夯筑的城垣,而是利用山梁东侧特有的悬崖峭壁作为城垣。由于风雨剥蚀、山洪冲刷和人为的破坏,陵园围墙已被破坏殆尽,在沿城墙走向的地面上,分布有大量的板瓦残片。陵园四隅角阙楼遗址残存。其中东南角阙遗址位于泾阳县白王乡石滩村西北,平面呈曲尺状,长宽各12米,残高2.10米;西南角阙遗址位于泾阳县白王乡崔黄村西北,残高3.05米;东北角阙遗址位于淳化县石桥乡富德村于东山南,残高5.8米;西北角阙遗址位于淳化县石桥乡富德村庙坡北,残高3.5米;西南、东北和西北三个角阙遗址大小相近,底径约14米。在其附近堆积有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及白灰墙皮等建筑遗物。
  陵园内城四门前均有对称的阙楼遗址,共六对。其中朱雀门前有三对,由门址向南约50米为第一对。两阙东西间距约70米,均呈覆斗形,左阙遗址底长18米,宽8米,残高3.3米;右阙遗址残高2.6米,且大部分已毁。再向南440米为第二对,即乳台遗址,两阙东西相距约150米,左阙遗址呈覆斗形,底长约20米,宽14米,残高3.9米;右阙仅存残迹。再向南1680米为第三对,即鹊台遗址,两侧东西相距约195米,均呈覆斗形,遗址底部长约16米,宽10米,残高分别为4.8米和2.8米。附近散落大量的残砖、断瓦及莲花纹瓦当残片等建筑遗物。
  青龙门前土阙一对,西距门址45米,两阙南北间距27米,均呈覆斗形,残高分别为6.2米和6.25米;白虎门前土阙一对,东距门址约11米,两阙南北相距18米,均呈覆斗形,残高分别为7.04米和12.24米;玄武门前土阙一对,南距门址约32米,两阙东西相距20米,均呈覆斗形,残高分别为3.3米和4.85米。由于青龙门和白虎门外的两对阙址分别雄踞于仲山东、西两座山的峰巅上,因而形势十分壮观。
  献殿位于朱雀门内,遗址范围东西约40米,南北约30米,面积1200余平方米。在其偏东部的地面地下,堆积有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砖及屋脊建筑遗物,堆积层厚1.2米~1.8米不等。
  祭坛位于朱雀门外正南偏西约80米处。遗址范围约1200平方米,地表堆积有大量的残砖、残板瓦及筒瓦等建筑材料。另有2尊无头石雕像,一尊残高1.35米,一尊残高1.2米。石像皆身着窄袖长袍,腰束带,足登圆头履,其中一尊双手握物举于胸前,一尊双手作拢袖状。雕像石座分别长0.57米和0.55米,宽0.39米和0.47米,高0.15米。
  下宫位于鹊台遗址西北约250米处,分布范围南北约210米,东西约200米。《长安志》卷20载,贞陵“下宫去陵十里”。今遗址地面及附近断崖上堆积大量的残砖、残板瓦、筒瓦和菊花纹瓦当、莲花纹方砖残片等建筑遗物。遗址紧南竖有“大宋新修唐宣宗庙碑”一通。
  


唐代帝王陵墓(修订本)/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