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帝陵图库 > 壁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提壶持杯侍女图

冀东山,申秦雁


  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
  高182厘米,宽90厘米
  1975年陕西省富平县房陵大公主墓后室北壁揭取
  此图位于后室北壁西侧。图中侍女头梳回鹘髻,面形圆润,弯眉细目,嘴唇及面颊涂有鲜艳的胭脂。上穿白色窄袖短襦,下着红色曳地长裙,肩披绿色帛巾。右手提长颈鸭嘴壶,左手举高足杯,趋步上前作敬酒状。
  侍女手中的长颈鸭嘴壶和高足杯应为金银器,此鸭嘴壶与前室东壁托盘执壶侍女图中的壶基本相同。高足杯是唐代金银器中的常见器形,特别多见于银器中,现知的银高足杯实物已达三十余件。所见的图像资料除此图外,还见于同墓中前甬道西壁执杯男装侍女图及李寿墓石椁线刻侍女图、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中。两件器物从其造型看都应为粟特风格,通过对唐代金银器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唐代前期的器物种类较为单纯,其造型、纹饰明显受到中亚六世纪金银器制作风格的影响。侍女手中具有粟特风格的长颈鸭嘴壶和高足杯更进一步证明了外来风格在唐代前期对金银器乃至对当时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与其他唐墓壁画侍女形象相比较,房陵公主墓所残留的二十七幅壁画中的侍女大多身躯长大,头与身的比例达1:8,这是目前已发现唐墓壁画中最大的,这种长大的比例可以追溯到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河南邓县南朝画像砖墓。此墓壁画中的侍女丰硕伟岸,神情自信,再配上沉雄刚挺的线条,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阳刚之美,在中国绘画史上甚为罕见。特别有趣的是与比它仅晚两年、同为高祖献陵陪葬墓的李凤墓相比较,虽说两者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创作的,但却表现出极大的反差,说明它们应出自不同流派的画工之手。 


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唐墓壁画卷/冀东山主编, 申秦雁本卷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

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唐墓壁画卷/冀东山主编, 申秦雁本卷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