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帝陵概况 > 唐代帝陵陵寝礼制

[上一记录]  

唐陵葬俗集趣-冥婚

陈安利


  唐十八陵中仅见一例,即陪葬乾陵的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李重润死时仅19岁,尚未成婚。“仍为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之合葬”①。并陪葬乾陵。
  还有一些袝葬与冥婚很相似。中宗皇后赵氏,本来是中宗为英王时的妃子,母常乐公主得罪了武则天,因此连累赵妃,幽死于内侍省。中宗被害,韦皇后不臣,当然不能袝葬,想找赵后袝葬,“莫知瘗所,将行招魂袝葬之礼。太常博士彭景直曰:‘招魂葬礼非古,不可备棺椁置辒輬,宜据汉书郊祀志,葬黄帝衣冠于桥山’。遂以皇后袆衣,于陵所寝宫招魂,置衣魂轝,以太牢告祭,迁衣于寝宫御榻之右,覆以夷衾焉。”②找来旧妃在阴间陪伴皇帝,使皇帝不致于寂寞。
  但在唐代长安,冥婚之俗恐怕是很盛行的。1959年西安南郊韦曲南里王村出土的《唐赠并州大都督淮阳王韦君墓志铭》记载,韦泂如意元年(692年)死于容州,景龙二年(708年)葬于荣光陵。“为冥婚,太子家令清河崔道猷亡第四女为妃,而合葬焉。”《旧唐书》记载说,韦“洵(韦泂之兄)与(萧)至忠亡女为冥婚合葬,及韦氏败,至忠发墓,持其女柩归,人以此讥之。”③可见冥婚显然是上层贵族在政治上的需要,是一种荒诞无稽的戏耍,因而就不可能持久。
  ①《旧唐书·高宗中宗诸子》。 
  ②《唐会要》卷3。
  ③《旧唐书·萧至忠传》。 

唐十八陵/陈安利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