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高宗乾陵 > 艺文辑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无字碑上的刻文


  无字碑上的题字,宋、金至明清计有39人题字,内容除与乾陵有关修葺和诗文外,余多无甚意义与历史之价值。下面列出两段题刻内容。
  I.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①
  (下书女真文②五行,旁有汉文翻译)
  记曰:“大金皇弟③都统经略郎君响臣,疆场无事,猎于梁山之阳,至唐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像一新,回廊四起,不胜欣择,与礼阳太守酣饮而归。时天会十二年④岁次甲寅仲冬十一月四日。尚书职方郎中黄应期、宥州刺史王圭从行,奉命题右译前言。”
  (抄自原陕西省博物馆藏拓片)
  Ⅱ.在郎君行记的汉文右下方有明人刻字,曰:“祖龙⑤作无字碑,今乾陵亦□□□光□高□非武后□□□性□鸷后□堪□秦
  皇配也。明崇帧癸酉上已成都范中*(外门内音)书”
  注:
  ①孙中家林黎明著《中国帝王陵寝》载:“1982年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凤翥和于宝麟二同志,在乾陵朱雀遗址东边石狮后面的一块残石上,又发现一块契丹文小字《郎君行记》石刻,共内容竟与无字碑上的《郎君行记》完全相同。字的大小、格式和行数也与无字碑上的《郎君行记》无异。但新发现的《郎君行记》是一块残石,仅为碑的右上角,碑字大都磨平。此碑的发现,引起考古工作者研究乾陵出土文物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认为,遗弃的《郎君行记》残石,可能是被废弃的。
  ②初释为女真文。八十年代内蒙古巴林右旗附近发现辽代兴宗道宗帝后的契丹文字哀册,经过无字碑上的《郎君行记》文对照,始确认为金代通用的契丹文。公元1184年后金章宗诏罢契丹文,推行新创作女真文,是以契丹文几乎绝迹。因而《郎君行记》成为研究契丹文的重要材料。
  ③大金皇帝,据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考订,所称“皇弟”,应为金世宗养子,太宗昆弟撒离喝。
  ④金天会十二年即公元1134年。
  ⑤祖龙指秦始皇。 

乾陵与法门寺/廖原,任新来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