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原名丽山
赵康民
众所周知,秦始皇陵是秦始皇帝嬴政的坟墓,但多不知这不是它原来的名字。
《广雅·释丘·疏证》及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注》载: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三秦记》曰:“秦号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又唐人李华在他的《含元殿赋》中也说:“靡迤秦山,陂跎汉陵。”由此可见,秦称帝王之坟墓曰山而不曰陵。
依秦称帝王墓曰之说,究竟秦始皇陵原名何山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秦始皇为什么要将墓地选在骊山?这个问题,《水经注》里已有答案:“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据此看来,始皇原是贪其美名而将墓地选在骊山的。既是贪其骊山之美名,那就完全可能因山名而为坟墓之名。况郦山之名也完全符合于“秦名天于冢曰山”的说法。下面再以文献与实物相互印证,就可以完全说明秦始皇陵是因山名而名丽山。
一 文献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虽然廖廖数语,却两出郦山。前者,所谓“葬始皇郦山”者,乃言自然之骊山。因其墓在骊山下,故言“葬始皇郦山。”这即《汉书·刘向传》(附在楚元王传内)所说:“秦始皇葬于骊山之阿。”阿者,附也。后者,所谓“穿治郦山”。即穿凿治理郦山,这个郦山实指坟墓。《汉旧仪》里有一段记载,这个郦山实指坟墓。《汉旧仪》里有一段记载,说秦始皇令丞相李斯将刑徒修造骊山坟墓,李斯奏曰:“丞相斯,味死言。臣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郦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李斯所奏穿“治郦山者”,即指治坟墓。这一点正可为《史记》所言“穿治郦山”就是穿治陵墓的补证。所以,我确认秦始皇陵之原名是因山名而名曰郦山。
二 实物例证
历年来,秦始皇陵园内外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其中有些文物的铭文和陶文直接告诉我们秦始皇陵就叫丽山,其陵园叫作丽山园。这些铭文和陶文正是上述文献记载的实证。
1958年,在外城北外的安沟水库工地出土了一件铜钟,现藏临潼县博物馆。其器四耳圈足,通体无饰,高44厘米,重l9.25公斤。容水量24.570毫升。圈足下有铭文两行,铭曰;“丽山园,容十二斗三升,重二钧十三斤八两。”器自名“丽山园”,这就不言不语地说明,它是“丽山园”中之器,故名之“丽山园”。“丽山,者即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秦始皇的陵园就叫“丽山园”,这一点不见记载,尚可补文献之缺。
1972年以来,在陵西几处建筑遗迹中,发现不少有陶文的陶器和陶片,其中文首冠有“丽山”二字陶文的器物有四件。壶盖二件,陶文分别作“丽山飤官”、“左”和“丽山飤官”、“右”。二文同时说明:(一)“丽山”乃是以坟墓之名而名的器名。(二)其器分别是由左、有飤官所掌。(三)丽山园的管理机构中有左飤官和右飤官。制可补之文献之缺。
残器一件,方耳傍隶书“丽山”二字,丽字傍有一小字作“尚”字。这个“丽山”之意同前。
陶盘一件,底上有陶文两行,文曰:“丽山……”。丽山之意亦同前。
据此,我确认秦始皇陵的原名是因其山名而名曰丽山,取美丽之意。其陵园叫丽山园。以上仅系偏见,请同行老前辈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原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l期)
秦俑学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