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俑学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一件彩绘俑头的保护及秦俑彩绘紫色、黄色颜料的分析

周铁,张志军

                 
  最近,在秦俑彩绘保护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对一件彩俑头进行了保护,并分析了秦俑彩绘的紫色、黄色颜料成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彩绘俑头的保护
  1993年5月,在秦俑一号坑T20G10M局部清理工作中,出土了一个彩绘俑头。该俑头为暂编T20G10、003号,彩绘保留较多。胎为灰陶,陶质较好。头缩园丘形发髻,立于顶右侧,其根部用发带扎结,发带头露出,搭在髻前头发上。头发用细刻纹表征,上涂单层生漆,涂层较薄、较完整,呈浅褐色。发带头陶质表面有一层与头发漆层连续的生漆膜,其上有单层红色颜料,很薄,颗粒较细,部分已脱落,面部等露出皮肤部分的陶质表面均为双层生漆底,其中下层较薄,与头发部位生漆层连续且颜色一致;上层较厚,表面光滑,呈深褐色。生漆底层之上为两层粉红色颜料,内层色较深,颜料层均较厚,颗粒较粗。右颊彩绘几乎全部脱落,额头、鼻及鼻两侧等部位较完整。双眼的底层与面部相同,眼仁颜料层从内向外依次为粉红、浅粉红、粉白、褐等层次,左、右眼仁彩绘程度不同地脱落,瞳孔彩绘已全部脱落。
  关于俑头的彩绘技法及工艺,以前曾有多人论及,从上述观察描述也可见其端倪,这里不再赘述。
  对该俑头的保护,我们采用了今年初在德国巴州文保局研究的保护工艺和加固剂,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俑头出土后,立即保存在相对湿度为100%的密闭容器中(玻璃干燥器),以免彩绘层因失水而脱落。
  2、用小钎、小刀等工具清理表面泥土,该过程要十分仔细,且注意保湿。
  3、加固,配制3.5%鱼膘胶,胶液加适量防霉剂。润湿剂浸润后,用注射器将热的胶液(40℃左右)从边沿细心注入面部生漆层下。头部生漆层及面部颜色,用小毛笔蘸胶液加固,水作润湿剂。润湿剂浸入后,立即涂胶,逐块加固。全部过程都要保持胶液温度(40℃左右),否则,胶液冷凝会影响浸透性。
  4、全部加固后,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降低湿度缓慢干燥。
  暂编T20G10 003号俑头,经过上述方法处理,现环境相对湿度已降至70%左右,并在此湿度下保存了近一年,结果保护前残存于俑头上的彩绘涂层,基本完整的保留下来,这次保护是成功的。这进一步表明这套方法和鱼膘胶加固剂,用于保护薄的单层生漆和生漆底层之上覆有较厚颜料层这两种类型彩绘,效果较佳。
  二 秦俑彩绘紫色、黄色颜料的分析
  在彩绘颜料成份的研究方面,我们在以往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秦俑彩绘中的紫色系(粉紫、紫红等)颜料和黄色颜料进行了分析测试。旨在进一步证实今年年初在秦俑彩绘中发现紫色硅酸铜钡的研究结果;确定秦俑黄色颜料成份,这种黄色颜料的确切成份,在现有秦俑彩绘颜料成份分析报告中,从未见报导。
  1、分析方法
  分析工作在西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采用原子吸收法和X射线能量衍射法等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
  X射线能量衍射仪
  2、试样:
  001/93号试样,取自秦俑彩绘标本(B—0107号)颜料层,该标本为黄色彩绘残迹,出土于秦俑一号坑T20G10的43、44号俑后。显微镜下可见,不均匀的黄色和白色区,间有极少量细小红色颗粒细而匀,呈鳞片或云母状。白色颜料颗粒较大,较粗糙。
  002/93号试样,取自B—0115号秦俑彩绘标本的粉紫色颜料层。该标本出土于一号坑T2G3.28号俑脚部。显微镜下可见:颜料层由白色、土色、紫色颗粒组成。紫色颗粒较小,大小不太均匀。白色和土色颗粒较多、较大、较粗糙。
  003/93号试样,取自B—0108号秦俑彩绘标本玫瑰红色颜料层,该标本出土于秦俑一号坑……。显微镜下可见,红色加杂紫色、土色颜料颗粒。红色颗粒不太均匀。紫色颗粒分布较匀,很明显。
  3、分析结果与讨论:
  原子吸收光谱定性分析结果见表1。 XRD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结合表1、表2,排除粘土矿物的影响,可得出上述三个试样的主要成份:
  001号黄色:雌黄、磷灰石。
  002号粉紫:白垩、紫色BaCuSi2O6。
  003号玫瑰红:辰砂、白垩、紫色BaCuSi2O6。
  这次分析的粉紫和玫瑰红色试样中均有紫色BaCuSi2O6组分,这就为今年初在巴州文物局的研究结果提了充足的佐证。由于上述两试样以及在德国所用的003/92号试样,分别取自秦俑一、三号坑不同区域、不同陶俑的不同部位,色调分别为粉紫、玫瑰红、紫红,但其颜料组分中呈紫色仅有BaCuSi2O6一种化合物,因而,可以断定这种紫色BaCuSi2O6在当时已大量使用,并且很可能是秦俑彩绘紫色系列通用的唯一紫色色料。
  黄色在秦俑彩绘中运用不多,发掘报告及有关资料也很少报导。可能由于取样等条件的限制,在目前所见到的颜料分析报告中,从未见提及。这次在整理标本时,取到一个试样,经科学分析黄色颜料成份为雌黄。从而弥补了秦俑彩绘颜料成份研究中的不足。
  (本文原发表于《文博》1995年第1期)
  



秦俑学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