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陵铜立车车舆结构及衣蔽解析/四

党士学


  四、车较车耳结构
  车较是指两侧车輢顶部安装的横木,一般为圆柱形的直杠,长度与车的左右轸相同,杠底凿卯以承装立柱,杠面打磨光滑以供人员凭扶。《考工记·舆人》曰:“以其遂之半为之较崇,……三分轼围去一以为较围。”郑注:“较,两輢上出轼者。”舆遂,即舆的前后长度。铜立车舆室前后长48.5厘米,輢高23.6厘米,两者数据比例和《考工记》说法大体相符。在铜立车的两輢之上,各有一面向外翻出的长方形薄板,本应存在的车较被遮盖其下而未作表现。这种在輢较之上加装外翻的长方形饰板的做法,在以往发现的古车上比较少见。
  车箱的輢较上加装向外翻出的长方形板后,前视之如人的两耳,故俗称其为车耳,古名又作轓、辄、重较等。《汉书·景帝纪》云:“长史二千石,朱两轓。”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轓,车耳反出,所以为之藩蔽屏,翳尘泥也。”《古今注》:“车耳,古重较也。在车藩上,重起如牛角。”铜立车輢上的长方形板状车耳,形制结构和安装方法都很独特。一侧的车耳由两块长方形薄板顺向拼接为“厂”字形,两块板形成的夹角略大于90°,车耳呈现为微微上翘的形状。折转向下的挂板,贴着车輢前后横向安装,板的上边沿与较持平。向外折出的平板,顺着车輢的走向覆盖在较上,形成一扇平出的车耳。两块板的长度均为50厘米,安装后伸出輢前约2厘米,輢后长出呈悬空状态的一段为9.4厘米。贴着车輢的垂板与輢軨的上部铸为一体,故安装方式无法看到。板面宽7.5厘米,板的四周铸有微微凸起的带状边框,边框上施绘细小的几何纹;边框内的心材表面彩绘深蓝色的勾连流云纹。平出的车耳面宽14.2厘米,上下两面呈现的结构和纹饰比较复杂。除与较相接的内侧一边外,车耳的前、后、外三侧边沿的上下两面均铸有微微凸起的带状边框,从而使车耳的外周边明显加厚。车耳的背面即向下的一面为素面,呈现出外为边框内为心材的结构。车耳的正面,则表现出中心部分还另覆有一层衣蔽的双层结构。车耳本体由三面包围的边框和中部的心材构成,边框上绘施着深蓝色的勾连流云纹,框内心材表面的纹饰因脱落严重而无法看清。在车耳与车较相接一侧的中部,又出现一块三面有带状镶边的衣蔽装饰。衣蔽体的带边上施绘细小的矩形几何纹,中部的心材表面绘饰以流云纹组合成的菱花形彩色图案,菱花形图案的区间,填有类似太阳纹和矩形几何纹的彩色纹样。将车耳中部的这块衣蔽和左輢内测屏蔽体上层的衣蔽装饰对照,可知两块衣蔽的结构和纹饰完全相同。说明车耳上呈现的这块衣蔽,原物也应是用丝质的绮和锦缝制的覆面装饰。(图五、图六)
  车耳及下面连接的挂板外观特征相同,都呈现为边框与心板组装套合的形状,结构与当今的套装门板类似。虽然板的长度大、厚度薄,但整体表现出平直、坚挺的形状。板的边沿棱角分明,两快板拼接转折处折角生硬。这些特征表明,实物车耳可能是用木板或皮革做成。车耳表面的纹饰或是表示木板上或革胎的漆画,或是表示以丝织物在木板或革胎表面形成的屏蔽。
  从铜立车两侧车耳的下面可以看到车耳的安装情况。支撑起车耳的是3根等距离安装的短柱,短柱截面呈扁圆形,根部略粗尾部稍细,柱长和车耳宽度相同。短柱的根部安装在輢上较木的侧面,柱身平伸向外。每根短柱的腰部,铸出两组共4道皮条缠扎纹。从呈现的形象看,短柱原物应为木质,柱根与较木之间应是以榫卯的形式固定,车耳和短柱之间则是用皮条做系结固定。与此类似的车耳结构,还出现在山东淄博西汉齐王墓随葬坑出土的木车上。发掘报告称:“左右舆板之上有外翻的车耳,上面饰云纹,长80、宽19、厚0.5厘米。耳内横置三条长19、宽1.5、厚1厘米的木条加固车耳”。[1]从西汉齐王墓木车中虽然无法了解车耳的材质,但车耳支撑方式则和铜立车相同,这就为解读秦陵铜立车车耳的安装提供了帮助。
  车輢两侧的车耳自较上反出,长度超过车輢,甚至在輢后伸出成悬空,宽足以蔽轮,从而形成对车轮的完全藩蔽。在较上加装车耳,首先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实际目的就是为了遮泥蔽尘。天气变化难以预料,出行途中如遇雨雪,有了车耳的藩蔽,车轮带起的泥土便不致污染人身。故应劭才说:“车耳反出,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由于车轮带起的泥土一般是从轮后甩起,因此须要将车耳的后部加长,以增加藩屏的效果。铜立车輢后车耳的悬空状伸出,当是古人善于总结生活经验的反映。
  在古代,只对乘用车做装饰屏蔽,但能够乘车者必是有身份地位之人。由此,重较车耳就演变成为身份等级的标志。《释名·释车》曰:“重较,其较重,卿所乘也。”《诗经·卫风·淇奥》“猗重较兮”句后毛传云:“重较,卿士之车。”秦汉以后,较上车耳的装饰和用材也随着乘者身份的不同而有区别。《西京赋》云:“戴翠帽,倚金较。”《史记·礼书》:“寝兕持虎”,《索隐》:“持虎者,以猛虎皮文饰倚较及伏轼。”《后汉书·舆服志》称:“乘舆金薄缪龙为舆倚较”,皇室成员及公侯、卿士之车的车耳则各不相同。有的是“画轓纹辀”,有的是“倚鹿较”,有的是“朱两轓”。秦陵铜立车以精美华丽的纹饰装饰车耳,虽未使用金银、虎皮之类,依然富丽华贵。
  注释
  [1]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