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始皇陵文献、文物丛考(之一)/二

史党社


  二、“骊山之作未成”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记载刘向对成帝之言: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薶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刘向疏中之语,旨在陈述厚葬之弊,所言必有水分,例如说周章所领军队人数为“百万”显系夸大。本文所关注的周章军至秦陵事,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在二世二年冬。按秦以十月为岁首,故实际还在公元前209年之内,此时郦山之“复土”工作已经完成,所谓的“郦山徒”应是“七十余万人”中除去被重新调回修阿房宫所剩下的那些人,人数也必不及七十万,所作也必是“复土”以外的工作,故至此时可言“骊山之作未成”。此后“郦山徒”被调去作战,章邯率领这些徒众一直打到了巨鹿(今河北邯郸),最后投降了项羽。此间秦之形势一直危急,无由让那些已成士兵的“郦山徒”脱下战袍再去修陵,文献也没有重新大规模征发修陵的记载。推测至于公元前207年冬子婴降刘邦秦亡,其间二年之内,若有修陵事,也肯定在更小的规模进行,不会再有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二世二年(前212—前208年)之间那样大的规模。
  综合上两节论证可知:第一,秦始皇陵园之作,大规模的修筑,就在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二世二年;第二,“骊山之作未成”,其界限至于二世二年冬,即公元前209年年底,所述与此后两年修陵事无涉,不可以此论证秦亡之时陵园还未修成;第三,虽然秦陵完成“复土”工作后,还大概三年的时间,但最后两年人手大大减少。故可以推测,至于秦亡,秦始皇陵的修筑可能是在比较仓促的情况下进行的,但也不等于就可以直接认定秦始皇陵园没有修成。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对于一些学者关于秦始皇陵修筑历史阶段的划分,是持异议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