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秦俑修复技术探索总结/三/(二)
容波 刘江卫 郑宁等
三、秦俑保护修复原则
(二)秦俑保护修复方案
1.建立秦俑修复档案;秦俑在修复前首先进行拍照存档;填写修复保护信息卡:内容包括秦俑的重量、尺寸、保存现状、病害等;绘制秦俑线图与病害图。
2.修复材料应具有可再处理性,所选择的修复材料必须进行模拟实验测试,因为任何一种新材料都不能直接用于文物修复。由于秦俑的不可再生性,在秦俑修复中必须使用安全、可靠的材料,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筛选。
3.在修复操作前,在秦俑表面(避开主要彩绘、纹饰与重要部位)确定一块2平方厘米的清理实验区,在实验区内使用筛选的清洗材料进行清理试验,若效果较好,再进行整个秦俑的清理。
4.对保存较好的脱落部件,完成表面清理、整理后,进行粘接前的部件拼装、拼对,确认脱落位置,使用粘接材料对断裂部件实施粘接、安装,同时在粘接剂固化过程中可随时对粘接位置校正。
5.没有参照依据的,则不做缺损部位的补全操作;对缺失、遗失部件、秦俑表面形成的裂缝以及无法考证位置的部件,不作任何处理,维持其现状。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