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的便殿建筑情况如何?
孟剑明
便殿是相对寝殿而言的,建在寝侧,是供皇帝灵魂休息闲晏之处所。《后汉书·明帝纪》“更衣别室”注云:“更衣者,非正处也。园中有寝有便殿。寝者,陵上正殿;便殿,寝侧之别殿,即更衣也。”秦始皇陵北侧150米处有一组建筑基址,经分析研究,判定此组建筑当是陵园的便殿遗址。
1977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配合农民平整土地,对其进行了随工清理,在遗址范围内清理出4座建筑基址。这4座建筑自成单元,东西向一字排列,由西向东编号一至四号。一号建筑基址残损严重,仅存部分夯土残迹。二号建筑基址位于一号建筑基址的东侧,间距5米,保存较好。建筑分主体和门道两部分。主体部分,南北长19米,东西宽3.4米,面积64.6平方米。室内地面经过夯打,坚硬光滑。残存的墙壁高26—40厘米。主室的南半部有一凹字形的用片石铺的地面,北半部有一用片石铺的甬道通于室外,甬道长约25米,宽0.5米。甬道的北端西侧有用陶井圈垒砌的渗井一眼。主室的西侧有一东西长5.3米,宽1.6米的廊房式门道。门道两侧的夯土墙残高0.8—1.05米。门口遗有镶砌青石板的贴壁及壁柱残迹。阶墀用青石拼砌。三号建筑基址位于二号建筑基址的东侧,两座建筑共用一堵宽1.5米的夯土公墙。基址宽9.7米,残长3.8米,残存的墙壁高0.3—0.4米。室内发现有用方形或长方形石板铺的地面。四号建筑基址位于最东端,距三号建筑基址6.55米。该基址残破严重,仅存部分夯土地面,靠近房屋东、西壁,分别有一条用片石、鹅卵石铺砌的路面。在这组建筑基址中出土有铺地及镶墙用的大批青石板,以及瓦当、板瓦、筒瓦、鸱尾遮朽、铁铺首、铁栓板、陶井圈、陶灶门、残铜器,还有锛、锸、凿、铲等铁工具。有的青石板上还有线刻花纹,而夔形纹的大遮朽直径达61厘米。从这组便殿建筑的布局、结构和出土的建筑材料,可以想见当年便殿是何等的宏伟壮观、豪华富丽。
秦俑百题(修订本)/孟剑明主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