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山食官建筑遗址情况如何?
孟剑明
食官是掌管宫庭饮食的官吏,是九卿之一奉常的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说明陵园内有食官的设置。丽山食官就是秦始皇陵园——丽山寝园的食官,掌管寝园的膳食之事,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的膳食,日常祭祀及重大祭祀活动的膳食。丽山食官建筑遗址当是秦始皇帝陵的食官官署所在。该遗址位于陵园西城门以北的内外城垣之间。1981年11月,秦俑考古队对其进行了部分清理。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80米,是一组类似四合院式的建筑。这组建筑东边的房屋紧靠内城西墙,坐东面西,西边有廊。廊前有用碎瓦片铺设的散水,室内地面经夯打,坚硬平整,南边房屋东西长37米,南北宽14米。室内地面有一长28米、宽5米、深0.4米的凹槽。槽内有自然石块,石上有三条木梁,梁上铺有木板,西端有渗水井一眼。北边的房屋基址残破较甚,仅保留局部室内地面。西边的房屋基址上覆盖着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未作考古清理。四面房屋的中间为天井,天井的东北角有水井一眼。这组建筑系火焚毁弃,遗址上部普遍覆盖着一层残破的瓦片,以及炭迹、红烧土、灰土等遗物。在西边那座房屋基址上还见到由房顶整块翻转塌落下来的、掺压非常整齐的板瓦和筒瓦。
在该遗址范围内,以前曾出土过错金银乐府铜钟、两诏文铜斤权等珍贵文物,当地农民也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不少铜器。在这次发掘中又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建筑材料有云纹瓦当、筒瓦、板瓦、脊瓦、五角形水道、圆水管、石门础、石柱础、陶井圈等。生活用品有陶罐、陶盆、陶缸、陶鸭蛋壶、瓷壶、壶盖、铁釜、铜朱雀灯残件、铜鼎足、铜权、铜车马器等,特别是发现有众多的陶文,在砖瓦和陶瓷器皿上多达258条(件)。如:“丽山食官”,“丽山食官左”,“丽山食官右”,“丽邑五升”,“丽邑九升”,“丽邑二升半八厨”,“大厨”,“丽山厨”等。说明丽山食官不但有“左”、“右”的区别,而且供厨也是较多的,进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陵园祭祀活动所需食物的数量是很多的。这些文字是确定遗址性质及研究秦始皇帝陵礼制的重要资料。
秦俑百题(修订本)/孟剑明主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