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异兽陪葬坑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芦建华
珍禽异兽坑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中一组规模较大的陪葬坑,是模拟秦宫囿苑而埋于陵旁,以供秦始皇帝灵魂游猎的场所。它位于封土西侧内外城垣之间的南区,东距内城西墙20米,西距外城西墙150米。1977年7月—1978年3月秦陵考古队经过钻探,共发现了31座。陪葬坑按南北三行排列,东边6座,西边8座,中间一行17座,分布在南北长80米,东西宽25米,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
考古工作者对中间一行陪葬坑中的2座进行了试掘。发现坑内分别埋有瓦棺1具。瓦棺像一个长方形盒子,上有棺盖,下有棺身,可以开合。棺身高40厘米,宽42厘米,棺盖口径略大,以便于开合,棺内各有动物骨骼1具,还有饲养动物的小陶盆1件。这里的陶盆与陵墓东侧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小陶盆完全相似,说明陶盆是秦代用来饲养珍禽异兽和马的用具。动物骨骼通过鉴定,有的为鹿、麂类的食草动物,有的为杂食动物,有的为禽类。动物的颈部有铜环,说明原来颈部系有绳索。随后考古工作者对东西两边陪葬坑也进行了局部试掘,发现坑内各有1件跽坐俑。陶俑面朝东,身旁也放有陶盆,俑的造型、神态与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跽坐俑十分相似。如果说马厩坑出土的跽坐俑是象征天子宫厩内的养马人,而这里的跽坐俑则是宫廷内珍禽异兽的饲养者。根据试掘情况判断,中间17座似为珍禽异兽坑,两边的两行均为跽坐俑坑。
古代帝王生前有天子之“囿”专门饲养禽兽以供玩赏。《诗经》就有“王在灵囿,麂鹿攸伏”的诗句。它记录了周文王苑囿内各种鸟兽的活动情景。秦代著名的上林苑也豢养着许许多多的珍禽异兽。这种葬俗直接被汉代所继承。《三辅黄图》载:“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旧仪》云:‘上林苑方三百里,苑内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帝王苑囿中设有令、尉等官吏,并有大批的仆役,以管理苑内的奇兽珍禽和奇花异草。
秦俑百题(修订本)/孟剑明主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