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谁将水稻移植到北方

惠焕章,陈战鹏编著


  在黄帝时代的初期,人们维持生计靠的是猎取野兽、捕鱼、采集植物果实和种子,由于劳动工具的简陋,生产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季节时令的限制等原因,所以他们经常食不果腹,忍饥挨饿,生活过得相当艰难。作为百姓领袖的黄帝,看到这种状况心里难受极了,他召集大臣们开会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
  大臣们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有人建议另外择地而居,有人要求改进渔猎工具,更多的人似乎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黄帝发现常先蹲在那里苦思冥想,好久没有发言,就点名叫他谈谈自己的想法。其实,不用黄帝点他的名,常先也准备拿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原来,常先的故乡南方有一种野生植物,果实呈穗状,成熟以后取掉外皮,便露出内核,晶莹如玉,清香可食。如果这种植物能引种到北方的广大地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可得到大大缓解。常先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黄帝听了很高兴,大臣们也都投来赞赏的目光。
  于是,黄帝决定亲自前往南方巡视考察,由常先等大臣全程陪同。当时正值秋天谷物成熟时节,黄帝站在地头,看到大片的植物随风起浪,煞是壮观,顿时高兴得心花怒放。他顺手摘下一颗沉甸甸的谷穗,放在手心一捻,白色的果实破壳而出。黄帝叫仓颉给它起名,仓颉略加思索说:“就叫‘稻’吧!”黄帝一行带上南方的稻谷种子,回到中部后将引种的任务交给常先。常先受命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时常蹲在稻田边试验边观察,最后总结出了水稻种植的技术,在中原地区大批引种水稻取得成功。
  除了水稻以外,黄帝在南方还发现了几种可食用的植物,并总结出种植方法,开始在北方大面积种植。他在北方培育出了小麦,又把它推广到南方广大地区。这样一来,吃饭问题得到完满解决,人们饿肚子的历史从此结束了。后来,黄帝又教人们蒸谷为饭,烹米成粥,使得疾病大大减少,寿命相对延长,大家身强体健,无不感激黄帝和常先的功劳,桥国上下也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黄帝轩辕氏百谜/惠焕章,陈战鹏边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6

您是第 位访客!